时间: 2025-04-23 14:0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09:47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江天雪意,夜色寒成阵。
翠袖捧金蕉,酒红潮香凝沁粉。
帘波不动,新月淡笼明,
香破豆,烛频花,减字歌声稳。
恨眉羞敛,往事休重问。
人去小庭空,有梅梢一枝春信。
檀心未展,谁为探芳丛,
消瘦尽,洗妆匀,应更添风韵。
江上空中飘雪,夜色寒冷而成阵。
翠绿色的袖子捧着金色的蕉,酒红色的潮香凝聚在粉色的脸颊上。
帘子不动,新月轻轻笼罩着明亮的夜空,
香气打破豆荚,烛光频频摇曳,减字的歌声依然稳重。
恨意如眉似的羞涩,往事无需再问。
人离去后小庭院显得空荡荡的,只有梅花枝头传来春天的消息。
檀木心尚未展开,谁来探寻芳丛,
犹如消瘦尽,洗妆后依然清丽,应该更添风韵。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江苏苏州人,宋代著名词人和文学家,以其词风婉约著称,常被称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作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蓦山溪》创作于北宋时期,那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作者以词寄情,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蓦山溪》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周邦彦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中,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开头的“江天雪意,夜色寒成阵”,给人以寒冷和孤寂的感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寒冷的氛围。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通过“翠袖捧金蕉”这一细节,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似乎在回忆着一个温暖的瞬间。
在“人去小庭空,有梅梢一枝春信”一句中,诗人以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虽然周围环境显得冷清,但梅花的存在又带来了一丝希望和生机。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情感的层次感,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的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种种细节传达出作者对生命、爱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周邦彦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江天雪意”中“雪意”指的是什么?
“翠袖捧金蕉”中“翠袖”描写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周邦彦的《蓦山溪》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情感的细腻,但周邦彦的风格更显婉约,而李清照则更显忧伤。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