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19
醉桃源(大石)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冬衣初染远山青。
双丝云雁绫。
夜寒袖湿欲成冰。
都缘珠泪零。
情黯黯,闷腾腾。
身如秋后蝇。
若教随马逐郎行。
不辞多少程。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景象,远山初被青色的冬衣染上。双丝的云彩像雁一样轻柔。寒冷的夜晚,衣袖湿透,仿佛快要结冰。泪珠流下,情思幽幽,心中烦闷,身体像秋天后的苍蝇一样无力。如果能随马追随心爱的人,不怕路途遥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使用的“珠泪”可以联想到李清照的“泪珠”,传达出深切的情感;而“秋后蝇”则与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相结合,暗示人生的孤独与无奈。
作者介绍: 周邦彦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著称。他在词的创作中,注重音乐性和意境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背景是当时社会对情感的敏感与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孤独与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醉桃源(大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冬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爱情的向往。诗的开头“冬衣初染远山青”,以形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的环境,远山的青色与冬天的沉寂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到一种抑郁的氛围。接着“夜寒袖湿欲成冰”,可以感受到身处寒冬的诗人的无奈与冷清,衣袖的湿透象征着内心情感的沉重。
“都缘珠泪零”一句中,泪水的流淌显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珠泪的意象又增添了一层悲伤的美感,流泪不仅是对爱情的怀念,也是对孤独的控诉。整首诗通过“情黯黯,闷腾腾”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烦闷与沉重,情感如同秋后的苍蝇一样无力,令人感到无奈与心痛。
最后的“若教随马逐郎行。不辞多少程”,则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执着,尽管面临无尽的路途与困难,仍愿追随心爱的人。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构成了诗的核心主题,令人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孤独与无奈的情感。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描绘,使得这首诗在表现爱情的同时,也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通过自然环境与情感的结合,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反映出人们对爱情与生活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夜寒袖湿欲成冰”的意境表达了什么?
A. 温暖的情感
B. 寒冷的无奈
C. 快乐的回忆
D. 对未来的期待
“情黯黯,闷腾腾”中“黯”字的含义是?
A. 明亮
B. 忧愁
C. 快乐
D. 平静
诗人愿意“随马逐郎行”的原因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执着
B. 渴望自由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周邦彦的《醉桃源》更侧重于描绘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体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伤。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递情感,但侧重点不同,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