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1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17:51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水边泊舟的情景:霜降之后,晚上的水流显得格外清澈。夜深时潮水侵袭着岸边,寒冷的天气使得明月似乎靠近城镇。平坦的沙滩上,孤雁依偎着栖息,而在候馆中则听到鸡鸣声。远在云霄之外的故乡,谁能够理解我在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常建,唐代诗人,字天祥,号元宗,北方人。他以诗歌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而著称。常建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旅途中的感受。
《泊舟盱眙》作于诗人旅途之中,可能是他在淮水边上停留时的所感所思。诗中蕴含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孤独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在外漂泊的情感。
《泊舟盱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孤寂的夜晚。首联“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以“泊舟”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的秋夜场景。水流的清澈和霜降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接下来的“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则通过潮水的涌动和寒冷的月光,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阴冷,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中间两联“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则转向了孤独的旅人生活,孤雁的栖息与鸡鸣的声音,形成了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孤独与思乡之情的表达。最后一句“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发出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结合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的孤独,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传达出一种深沉的羁旅之情。
诗中提到的水流在什么季节显得清澈?
诗人在哪种环境中听到鸡鸣声?
诗歌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