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0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4:13
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
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沉。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常被青苔覆盖的小路,路旁的流水蜿蜒流入森林。这里远离喧闹的市集,日常听到的只是鸡鸣狗吠的声音。在这寥寥的丘陵中,我的思绪悠远,心境如同那渺渺的湖面。心中无欲无求,自然能够高傲地面对一切,甚至不知自己是否会沉沦入世俗之中。
作者介绍:常建,字子文,唐代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景象。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常建的《燕居》可能写于他隐居于山林之时,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心态。唐代社会繁华,诗人选择远离喧嚣,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反思。
《燕居》是一首表现诗人隐居生活的诗,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安逸。青苔与流水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与和谐,诗人以此来反衬出与世俗的隔绝。在远离市朝的环境中,诗人能够静下心来,倾听日常的鸡犬之声,表明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宁静的向往。诗中“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索与对人生的感悟,意境悠远而深邃。最后的“啸傲转无欲”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欲望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洒脱。整首诗以清新、宁静的意象构建了一个理想的隐居境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自由和超脱。通过对宁静环境的描绘,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无欲,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青苔常满路”主要描述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繁华的市朝
B. 荒凉的道路
C. 热闹的乡村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远离喧嚣,寻求内心的安宁
C. 享受繁华
“啸傲转无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对世俗的执着
B. 对生活的无所谓与超然
C. 对人生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