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24:21
浪淘沙·其二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洛水桥边春日斜,
碧流清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疾,
惊起鸳鸯出浪花。
在洛水桥边,春日的阳光斜照,
清澈的碧水流淌,底下的琼砂清晰可见。
突然,田间小路上狂风呼啸,
惊起了鸳鸯,从浪花中飞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鸳鸯”常常用来象征爱情,古人常以鸳鸯作为美好爱情的象征,特别是在水边的鸳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以骈文著称,作品多以政治、抒情为主,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刘禹锡因政治原因被贬。诗中描绘的春日景象与鸳鸯,可能反映出他内心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浪淘沙·其二》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词作,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活的生动气息。诗的开头通过“洛水桥边春日斜”,勾画出一幅温暖的春日画面,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接着“碧流清浅见琼砂”进一步描绘了水的清澈与沙子的美丽,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诗的情感在“无端陌上狂风疾”这一句中急转,狂风的突然袭来,打破了春日的宁静,令人感受到一种突如其来的冲击。风的猛烈与春日的柔和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戏剧性。而“惊起鸳鸯出浪花”则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鸳鸯的飞起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自由,同时也隐喻着生活中的变幻无常。
整首词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春日的温暖与美好,又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所带来的不安与惊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与突如其来的狂风,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对突发事件的感慨,体现出自然与人生的变化无常。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生命
诗的第一句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无端陌上狂风疾”这句中“无端”意思是?
A. 有原因
B. 无缘无故
C. 有所指向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