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5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51:30
答白刑部闻新蝉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
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在蝉声未曾发出之前,已然感受到岁月流逝。
一旦进入这凄凉的耳朵,仿佛听见那断断续续的琴弦声。
阳光明媚,清晨的露水挂在叶子上,
傍晚来临时,令人畏惧那霞光映照的天空。
为何你在秋天吟咏呢?即使遇到这个时节,也显得悄然无声。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讽刺时弊、寓意深远著称,尤其擅长骈文和古文。刘禹锡的生平经历颇为坎坷,曾多次被贬,然而他依然保持着热爱生活的态度。
《答白刑部闻新蝉》写于唐代,正值盛夏时节,蝉鸣声声,诗人通过蝉声引发对流年、人生的感悟,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作品回应了友人的诗句,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深刻思考。
《答白刑部闻新蝉》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作。刘禹锡通过蝉声的描绘,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感伤。开篇以“蝉声未发前”引入,仿佛在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接着,诗人以“凄凉耳”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感,伴随蝉声的出现,似乎在感慨岁月的无情。
“晴清依露叶”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然而“晚急畏霞天”却又带来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晚景的忧愁。最后一句“何事秋卿咏”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诗句的回应,虽然是吟咏秋天,却隐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沉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刘禹锡深刻的哲理思考和敏感的艺术触觉。
整首诗在抒发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孤独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珍惜与对内心情感的细腻体察。
诗中提到的“蝉声未发前”意指什么?
A. 蝉尚未鸣叫
B. 蝉声已经很响
C. 蝉在树上静止
“晚急畏霞天”中“畏”字表示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害怕
C. 忧愁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集中在:
A. 对友人的怀念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