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海峤丈人》

时间: 2025-05-07 06:30:41

诗句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

自言来此云边住,曾看秦王树石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0:41

原文展示:

寄海峤丈人 徐凝 〔唐代〕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自言来此云边住,曾看秦王树石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忧愁的是,即使有万丈高楼,也怕沧海太浅;我孤独一身,谁能测量岁月的遥远。我自己说,我住在这云边,曾经见过秦王建造的石桥。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丈:形容极高。
  • 沧海:指大海。
  • 岁华:岁月。
  • 云边:形容极高的地方。
  • 秦王:指秦始皇。
  • 树石桥:指秦始皇建造的石桥。

典故解析:

  • 秦王树石桥:传说秦始皇曾命令在海上建造石桥,以便观看日出。这个典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徐凝在远离家乡,面对大海时,感慨岁月流逝,怀念过去的作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高远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忧愁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万丈只愁沧海浅”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而“自言来此云边住,曾看秦王树石桥”则通过历史典故,增添了诗的厚重感和历史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丈只愁沧海浅”:诗人用“万丈”形容高楼,但即使如此高,也担心大海太浅,暗喻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挡。
  • “一身谁测岁华遥”:诗人孤独一人,感叹岁月的遥远,无人能测量。
  • “自言来此云边住”:诗人自称住在极高的地方,这里可能是诗人的想象或隐居之地。
  • “曾看秦王树石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回顾。

修辞手法:

  • 夸张:“万丈”形容极高,增强了表达效果。
  • 典故:使用“秦王树石桥”的典故,增加了诗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忧愁和对过去的怀念。通过高远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丈:高远的意象,象征着无法阻挡的时间流逝。
  • 沧海:广阔的海洋,象征着时间的深远和不可测。
  • 云边:极高的地方,象征着诗人的隐居或理想之地。
  • 秦王树石桥:历史典故,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历史的回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丈只愁沧海浅”中的“万丈”形容的是什么? A. 高楼 B. 大海 C. 时间 D. 历史
  2. 诗中提到的“秦王树石桥”是指什么? A. 秦始皇建造的石桥 B. 诗人自己的住所 C. 诗人的理想之地 D. 诗人的隐居之地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时间流逝的忧愁 B. 对大海的赞美 C. 对高楼的向往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徐凝《寄海峤丈人》: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白更强调及时行乐,而徐凝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徐凝的诗作。

相关查询

洞庭湖君山颂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别诗二首 赠李德成(德成善医) 七夕 海上相逢赵同 献郑思远施真人二仙 六么令 促拍满路花 渔父词一十八首。自无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曦 冠盖云集 矮子观场 乌鸟私情 螺旋式 重岩叠障 爬窝 烽橹 月字旁的字 包含瑰的词语有哪些 腹有鳞甲 包含肚的词语有哪些 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树开头的成语 豆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疥癣之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