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月望日》

时间: 2025-04-26 02:58:43

诗句

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

不寒不暖看明月,况是从来少睡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43

原文展示:

二月望日 徐凝 〔唐代〕

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 不寒不暖看明月,况是从来少睡人。

白话文翻译:

一年中的夜晚长短相似,中秋的月亮未必胜过春天的月亮。 在既不寒冷也不温暖的时节观赏明亮的月亮,更何况我是一个很少能入睡的人。

注释:

  • 长短一年相似夜:指一年中夜晚的长短大致相同。
  • 中秋未必胜中春:中秋节的月亮不一定比春天的月亮更美。
  • 不寒不暖:形容气候温和,既不冷也不热。
  • 况是从来少睡人:更何况我是一个经常失眠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二月十五日(望日,即月圆之夜)所作,诗人通过对比中秋和春天的月亮,表达了对春夜月色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某个春夜失眠时所作,通过对月亮的观赏,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个人心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夜月色的独特感受。首句“长短一年相似夜”平铺直叙,指出一年中夜晚的长短大致相同,为后文的对比做铺垫。次句“中秋未必胜中春”则通过对比中秋和春天的月亮,暗示春夜的月亮同样美丽,甚至更胜一筹。后两句“不寒不暖看明月,况是从来少睡人”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夜的气候宜人和诗人对月亮的深情观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失眠的常态,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长短一年相似夜”:直接指出一年中夜晚的长短大致相同,为后文的对比做铺垫。
  • 次句“中秋未必胜中春”:通过对比中秋和春天的月亮,暗示春夜的月亮同样美丽,甚至更胜一筹。
  • 第三句“不寒不暖看明月”:描绘了春夜的气候宜人,既不冷也不热,非常适合观赏月亮。
  • 末句“况是从来少睡人”:透露出诗人失眠的常态,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中秋和春天的月亮的对比,突出春夜月色的美丽。
  •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诗人对春夜月色的喜爱和对个人心境的感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春夜月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个人心境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月亮: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象征着美丽、宁静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秋未必胜中春”是指什么? A. 中秋节的月亮不一定比春天的月亮更美 B. 中秋节的月亮一定比春天的月亮更美 C. 中秋节的月亮和春天的月亮一样美 D. 中秋节的月亮不如春天的月亮美

  2. 诗中的“不寒不暖看明月”描绘了什么样的气候? A. 寒冷的气候 B. 温暖的气候 C. 温和的气候 D. 炎热的气候

  3. 诗中的“况是从来少睡人”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状态? A. 经常失眠 B. 经常早起 C. 经常熬夜 D. 经常午睡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是写月亮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徐凝《二月望日》:两者都写月,但李白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徐凝表达的是对春夜月色的喜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和发展。

相关查询

长安逢故人 溪边 赋雪十韵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忆钓舟 新安道中玩流水 燕雏 重阳日荆州作 无题 南迁途中作七首。渡汉江初尝鳊鱼有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豕字旁的字 穿结尾的成语 秋祺 单人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言必信,行必果 虓帅 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瓶沉簪折 窒隙蹈瑕 食无求饱 韬世 二字旁的字 墨水 电流星散 榻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