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43
原文展示:
二月望日 徐凝 〔唐代〕
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 不寒不暖看明月,况是从来少睡人。
白话文翻译:
一年中的夜晚长短相似,中秋的月亮未必胜过春天的月亮。 在既不寒冷也不温暖的时节观赏明亮的月亮,更何况我是一个很少能入睡的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二月十五日(望日,即月圆之夜)所作,诗人通过对比中秋和春天的月亮,表达了对春夜月色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某个春夜失眠时所作,通过对月亮的观赏,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个人心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夜月色的独特感受。首句“长短一年相似夜”平铺直叙,指出一年中夜晚的长短大致相同,为后文的对比做铺垫。次句“中秋未必胜中春”则通过对比中秋和春天的月亮,暗示春夜的月亮同样美丽,甚至更胜一筹。后两句“不寒不暖看明月,况是从来少睡人”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夜的气候宜人和诗人对月亮的深情观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失眠的常态,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春夜月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个人心境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中秋未必胜中春”是指什么? A. 中秋节的月亮不一定比春天的月亮更美 B. 中秋节的月亮一定比春天的月亮更美 C. 中秋节的月亮和春天的月亮一样美 D. 中秋节的月亮不如春天的月亮美
诗中的“不寒不暖看明月”描绘了什么样的气候? A. 寒冷的气候 B. 温暖的气候 C. 温和的气候 D. 炎热的气候
诗中的“况是从来少睡人”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状态? A. 经常失眠 B. 经常早起 C. 经常熬夜 D. 经常午睡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