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36
扰扰万生同大块,枪榆不羡培风背。青丘已吞云梦芥,黄河复缭天门带。长讥韩子隘且陋,一饱鲸鱼何足脍。东坡也是可怜人,披抉泥沙收细碎。逝将归修八节滩,又欲往钓七里濑。正似此鱼逃网中,未与造物游数外。且将新句调二子,湖上秋高风月会。为君更唤木肠儿,却扣两舷歌小海。
纷纷扰扰的万千生灵同在这大地上,手持枪棍的榆树不羡慕培风的背影。青丘的山丘已经吞下了云梦的浮萍,黄河再次缠绕着天门的带子。长久以来我嘲讽韩愈的文章狭隘且陋劣,然而一顿鲸鱼的美味又算得了什么。东坡我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努力从泥沙中捞取细碎的东西。将要回去修整八节滩,又想去钓七里濑。正如这条鱼逃出了网外,未曾与造物主游离于数之外。且将新作的句子调理给二位朋友,湖上秋天高空的风月正好聚会。为了你我再叫来木肠儿,只想轻轻敲打两舷,唱一曲小海的歌。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作品广泛,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苏轼与友人赵承议的互动中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与创作中对自然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情谊。诗中涉及的钓鱼、自然景观等元素,反映了他渴望自由、追求理想的生活态度。
苏轼的《复次放鱼前韵答赵承议陈教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扰扰万生同大块”开篇便以宽广的视野展示了自然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青丘已吞云梦芥”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他对世界的感悟。
苏轼在诗中自嘲“东坡也是可怜人”,表明了他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思考。他用“未与造物游数外”的意象,表达了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感。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生活的热爱。诗人用“且将新句调二子”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丘”象征什么?
“东坡”指的是谁?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