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4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43:52
丹枫叶叶委江塘,旅况空馀古锦囊。
阙下有家劳梦寐,灯前无酒遣荒凉。
陈踪浮泛栖僧舍,往事消磨落客床。
世态自应酬酢懒,已拚双鬓受年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丹红的枫叶纷纷落在江边,旅途的孤独只剩下了一个空空的锦囊。阙下(宫阙下)有家,思念得难以入眠,灯前却没有酒来解闷,感到一阵荒凉。我的过往像浮云一样飘荡在寺庙中,往事在岁月中渐渐磨灭,仿佛落在客床上的尘埃。世态炎凉,我对人世的应酬已然感到懒惰,无奈之下已让双鬓斑白。
董嗣杲(约960年-1036年),字子锺,号白石,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作者人生的一个阶段,可能是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情世态的感悟。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秋天的自然景象开篇,通过“丹枫叶叶”描绘出浓厚的秋意,深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的追忆。诗中“旅况空馀古锦囊”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内心的空虚与孤独,古锦囊不仅是物品的象征,更是寄托着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接下来的句子“阙下有家劳梦寐”,则进一步突显出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灯下独坐,缺乏酒助兴,形成了一种荒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陈踪浮泛栖僧舍”,则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过往的种种如同浮云,难以抓住。
最后两句“世态自应酬酢懒,已拚双鬓受年光。”则总结了诗人的人生观,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诗人感到厌倦和无力,双鬓斑白则是岁月的无情流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渗透着一种对生命的感慨与反思。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悟,表现了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诗中“丹枫叶叶”描绘的是哪一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哪一句表达?
A. 灯前无酒遣荒凉
B. 阙下有家劳梦寐
C. 陈踪浮泛栖僧舍
D. 旅况空馀古锦囊
诗中“世态自应酬酢懒”意指什么?
A. 热情好客
B. 对人际交往的厌倦
C. 社交活动频繁
D. 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