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54:41
云樯风柂舣江湄,客寄何心听是非。
国课转亏商旅瘠,县官频易吏胥肥。
花迷夜市灯初合,柳匝寒田水自围。
今古通津离别地,晓沙晴日出蟂矶。
云帆风帆停泊在江边,旅客寄身于此心中何以听闻是非?
国库日渐亏空,商旅也因而萧条,县官频频更换,吏员却越发肥胖。
花影在夜市中迷离,灯光初现,柳树环绕着寒冷的田野,水流自成一圈。
这里是古今通往津地的离别之处,清晨的沙滩在晴日中显露出蟂矶的身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绘江南水乡风景而出名,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之际,诗人以江边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心的思考。
《芜湖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时代变迁和人们命运的沉思。开篇以“云樯风柂舣江湄”引入,描绘了一幅江边渔船停泊的宁静画面,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归属感。然而,随之而来的“客寄何心听是非”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表明身处外地的旅客对尘世纷争的无奈与困惑。
接下来的两句“国课转亏商旅瘠,县官频易吏胥肥”,更是直指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体现了经济的衰退导致商旅的萧条,同时县官的频繁更换和吏员的肥胖也折射出官场的腐败与不公。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展示了对社会现象的强烈关注与批判。
在夜市景象的描绘中,“花迷夜市灯初合,柳匝寒田水自围”,诗人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繁华与宁静的交织,虽然灯火辉煌,但依然有寒意笼罩,暗示着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两句“今古通津离别地,晓沙晴日出蟂矶”将诗歌推向高潮,既是一种对往昔的追忆,又是一种对未来的期盼,表现了人们在离别与相聚中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与社会的现实,表达了对离别、对社会阴暗面的批判,以及对人们命运的深切关怀,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云樯”指的是什么?
a) 云彩
b) 船帆
c) 田野
“国课转亏商旅瘠”表达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国家繁荣
b) 经济萧条
c) 人们和睦
诗人用“晓沙晴日出蟂矶”来象征什么?
a) 旧事重提
b) 新生与希望
c) 离别的痛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芜湖县》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但《春望》更侧重于战争带来的苦痛,而《芜湖县》则侧重于经济衰退与人心的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