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54:41
南高峰塔
(作者:董嗣杲)
谁舍尘身石漫巅,
浮屠突兀拂霄躔。
方隅端拱明离位,
梯级高营石晋年。
土穴有龙嘘重雾,
草庵无衲坐空禅。
虚危直视烟霞路,
镗鞳风铃到处传。
谁会舍弃尘世的身体,来到这石头的高峰?
高耸的塔楼突兀地耸立,直入云霄。
在方形的塔基上,端正地拱卫着明亮的地方,
高耸的阶梯向上通向这座石头所构成的年轮。
土洞中有龙在吐气,重重的雾气弥漫;
草庵中没有禅师,空荡荡地坐着禅意。
在这虚幻的高处,直视那烟霞的路途,
风铃在各处响起,传递着悠扬的声音。
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字子厚,号静庵,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南高峰塔》写于董嗣杲游览南高峰时,表达了他对自然、宗教和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了高耸的塔楼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反映了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南高峰塔》是一首充满哲思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描绘高峰和塔楼,表达了对自然和宗教的深刻理解。首句“谁舍尘身石漫巅”便引入了主题,诗人质疑人们是否愿意舍弃繁杂的尘世,追求那份高洁的精神境界。接下来的描写中,浮屠的高耸与云霄的接触,不仅是对塔的形象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象征着信仰与超脱。
诗中“方隅端拱明离位”一句,描绘了塔基的稳固与明亮,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土穴有龙嘘重雾”则让人感受到神秘的力量,仿佛在暗示着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迷茫。在“草庵无衲坐空禅”中,诗人对禅宗的思考也隐约可见,草庵的空旷与静谧,反映了对内心修行的追求。
最后几句“虚危直视烟霞路,镗鞳风铃到处传”则将诗意推向高潮,虚无的高度与烟霞的美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风铃的声音传递着禅意,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塔楼的描绘,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追求与对禅宗思想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邃理解与宁静心态。
诗中提到的“浮屠”指的是什么?
“土穴有龙嘘重雾”中,龙的意象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