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8:40
少年工作赋,中岁复穷经。
骥老终知道,剑埋新发硎。
束装邻里助,答策友朋听。
还似临淄贡,随风起北溟。
少年时努力创作赋诗,中年又来钻研经典。
即使骏马老去也终究会明白,而埋藏的剑也会重新磨亮。
整理行装时邻里相助,朋友们也来听我答辩。
这情形还像临淄的贡品,随风飘扬向北海。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他以诗、文、词皆有成就,尤其在散文和诗词方面影响深远。苏辙的作品常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性风格。
此诗是在作者送别周沃秀才时创作的,表达了对周沃秀才的祝福与期许,寄托了作者对学术追求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比少年与中年的学习状态,展现了一种人生哲学,强调了努力与坚持的重要性。诗中描绘了一个人从少年的拼搏,到中年的深思熟虑,彰显出知识与智慧的积累。开头的“少年工作赋”与“中岁复穷经”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人生的不同阶段,点明了“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诗中的“骥老终知道,剑埋新发硎”则寓意着即使到了老年,智慧与才能也会随着时间而愈加显现,令人感受到一种不屈的精神力量。而“束装邻里助,答策友朋听”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支持,强调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最后一句“还似临淄贡,随风起北溟”则以临淄的贡品为喻,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远大,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典雅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知识的积累和人生的追求,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理想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少年工作赋”是指什么?
“束装邻里助”中,邻里所指的是?
诗中的“骥老终知道”表达了什么意义?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首诗都在探讨人生的追求与奋斗,但李白更强调人生的短暂与及时行乐的态度,而苏辙则更关注知识的积累与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