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舒州献李相公》

时间: 2025-07-26 20:04:45

诗句

野人留得五湖船,丞相兴歌郡国年。

醉笔倚风飘涧雪,

静襟披月坐楼天。

鹤归华表山河在,气返青云雨露全。

闻说万方思旧德,一时倾望重陶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04:45

原文展示:

舒州献李相公

野人留得五湖船,
丞相兴歌郡国年。
醉笔倚风飘涧雪,
静襟披月坐楼天。
鹤归华表山河在,
气返青云雨露全。
闻说万方思旧德,
一时倾望重陶甄。

白话文翻译:

在野外的渔夫还留着五湖上的小船,
丞相在这兴盛的年代里高歌颂扬。
我醉意朦胧,倚靠在风中,笔触如同飘落的涧雪,
静心坐在楼上,披着明月,俯瞩天空。
白鹤归来,华表上山河依旧,
气候的变化,青云和雨露都在。
我听说各方都在思念旧时的德政,
一时间我也渴望重温陶渊明的那种清逸。

注释:

  • 野人:指渔夫或隐士,生活在野外的人。
  • 丞相:古代最高行政官员。
  • 醉笔:指作者在醉意中挥洒的笔墨。
  • 华表:古代用以标志的柱子,通常放在山河交界处。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田园诗著称,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华表:古代文化象征,代表着吉祥和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嘏,字子美,唐代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安定繁荣的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丞相的敬意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丞相及其治国理政的赞美,同时也显露出诗人内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旧德的怀念。前四句以自然景物为主,后四句则转向对人事的思考,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醉笔倚风飘涧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状态,展现出一种洒脱而又恬静的气质。最后两句则引出对旧德的思考,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关注与反思,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呼应,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野人留得五湖船”:描绘渔夫留下船只,暗示与自然的和谐。
    • “丞相兴歌郡国年”:表现丞相在安定时期的政治成就。
    • “醉笔倚风飘涧雪”:描绘诗人醉意中的灵感,展现创作的自由与无拘束。
    • “静襟披月坐楼天”:表现静谧的夜晚,诗人在宁静中思考。
    • “鹤归华表山河在”: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不变。
    • “气返青云雨露全”:表现气候的变化与自然的循环。
    • “闻说万方思旧德”:引出对旧德的追忆。
    • “一时倾望重陶甄”:表达对陶渊明理想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醉笔”比喻诗人创作时沉醉的状态。
    • 拟人:“气返”赋予气候以生命,增强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丞相治国理政的赞美,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旧德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五湖船:象征自由与自然的生活。
    • 醉笔:代表创作灵感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华表:文化象征,代表着吉祥和历史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丞相”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官员?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2. “醉笔”在诗中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醉酒的状态
    • B. 创作时的状态
    • C. 休息的状态
  3. 诗人对“陶渊明”的向往主要体现在哪几句?

    • A. 前四句
    • B. 后四句
    • C. 整首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名作,表现田园理想的追求。
  • 《山居秋暝》:王维的诗作,同样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比较赵嘏的《舒州献李相公》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赵嘏更强调对人事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题临川晏子直百花林 题两岩 啼鹃 送武冈法曹江叔文 送伍启之赴严陵比较务 送邬文伯归侍临川二首 送邬文伯归侍临川二首 送邬文伯 送苏道士 送陈法曹文卿兼柬松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酱匠 帖试 包含匡的词语有哪些 柔服 道殣相枕 道开头的成语 天年不齐 先字旁的字 平台 田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崟嵚 毡袜裹脚靴 鬥字旁的字 擦掌磨拳 焦眉苦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