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1:54
清波渺前滩,白鸟下寒渚。
樵斧空山鸣,归舟夕阳暮。
去来风中人,明灭云外树。
双轮何时休,愁心此羁旅。
清澈的波浪在前滩轻轻荡漾,白色的鸟儿在寒冷的水边飞落。
山中空旷的林子里传来樵夫砍柴的声音,归航的小舟在夕阳西下时穿行。
来来往往的行人都在风中,远处的树木在云外时隐时现。
我的双轮何时才能停下,心中满是对旅途的忧愁。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意境和情感表达与古代诗人常常表现的游子心境相呼应,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与流离失所的感慨,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屡见不鲜。
作者介绍:陈宗道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清新的笔触著称。虽然其生平资料不多,但其作品体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常常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旅途的场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旅人的心情,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旅途孤独的感慨。
《旅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清波渺前滩,白鸟下寒渚”,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水边景象,清波荡漾,白鸟飞翔,给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寒意的感觉。接着“樵斧空山鸣,归舟夕阳暮”,转而描绘了大自然中人的活动,樵夫的砍伐声与归舟的余晖共存,构建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尤其是“去来风中人,明灭云外树”,诗人将风中来往的人与隐约的树影结合,仿佛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的无奈。最后一句“双轮何时休,愁心此羁旅”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旅途无尽的忧愁。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人生如旅,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孤独,但在这种孤独中,人又常常会寻找到自我与归属的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孤独旅途的无奈,反映出人对归宿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白鸟”代表什么?
A. 自由
B. 归属
C. 孤独
D. 以上皆是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悲伤
C. 平静
D. 激昂
“双轮何时休”中“双轮”指的是什么?
A. 车轮
B. 船
C. 飞鸟
D. 樵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宗道的《旅怀》更侧重于对旅途孤独感的表现,而李白则在醉酒中寻找自我。两者都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