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2:45
原文展示:
我有归心不可宽,忆君花好旧常欢。
若令醉眼异乡见,定作故人相笑看。
知有灵根分客易,却忧平地得春难。
只应胡蝶还相识,飞过东风又可叹。
白话文翻译:
我心中对归乡的渴望无法放宽,回忆起你时,鲜花依旧盛开,心中常感欢喜。
如果让我在异乡醉眼朦胧地看到你,定会成为故人相互取笑的对象。
我知道有灵根的花容易分开客人,但却忧虑在平地上难得春天的花开。
只希望蝴蝶还能认得我,飞过东风时再来叹息。
注释:
- 归心: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忆君:思念对方,君指的是朋友或爱人。
- 醉眼:形容醉酒后的模糊状态。
- 灵根:指花草的根,象征着生长和繁盛。
- 春难:春天的花难以在平地上开花。
典故解析:
- 胡蝶:在古代文学中,蝴蝶常常象征着美好、自由和爱情。
- 东风:春风,象征着温暖和新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宋代诗人,字季友,号逸山,生平事迹不详。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以花鸟、山水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际,表达了对旧时欢乐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反映了士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从光师求花》通过对花的描写,生动地传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开篇即以“归心不可宽”切入,表达了一种难以放宽的思乡情怀。接着,诗人忆起与故人欢聚时花开的美好时光,充满了温馨与感伤。诗中“醉眼异乡见”一句,表现了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怀念,令人感受到深厚的情感纠葛。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对“灵根”和“春”的描写,隐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长与离别的无奈。最后一句提到的“胡蝶”,不仅增添了诗的意象美,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希望和失落的交织,蝴蝶的飞舞象征着自由与重逢的渴望,却也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细腻,通过花、蝴蝶等自然元素,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王令的笔触轻盈而富有诗意,使得这首诗在表达思乡之情时,既具个人色彩,又充满了普遍的人性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有归心不可宽:我对故乡的思念心情难以舒展,暗示对归乡的强烈渴望。
- 忆君花好旧常欢:回忆起与你相聚时的快乐,鲜花依旧盛开,唤起了美好的旧时光。
- 若令醉眼异乡见:如果让我在异乡醉酒中看到你,表现出对故人相见的期待与无奈。
- 定作故人相笑看:我一定会成为故人取笑的对象,暗含自嘲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知有灵根分客易:知道有灵根的花容易与客人分离,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 却忧平地得春难:但又担忧在平地上难以得到春天的花开,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
- 只应胡蝶还相识:只希望蝴蝶依然认得我,象征着对自由与重逢的期待。
- 飞过东风又可叹:飞过春风再次叹息,表现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乡之情比作鲜花的盛开,生动形象。
- 拟人:将蝴蝶赋予人性化的情感,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运用对仗,使得诗歌的韵律感更强。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花的描绘与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生命、自由与重逢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着美好、生命与希望,代表着诗人对往日幸福时光的怀念。
- 胡蝶:象征着自由、爱情与重逢,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东风:象征着春天与生机,传达出一种希望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归心”指的是什么?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对朋友的思念
- C. 对工作的渴望
-
“若令醉眼异乡见”中“醉眼”意指什么?
- A. 清醒的状态
- B. 模糊的状态
- C. 高兴的状态
-
诗中提到的“胡蝶”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与自由
- B. 伤感与失落
- C. 现实与无奈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思乡之情,但更侧重于对兄弟的思念。
- 李白《静夜思》:通过对月的描写,传达出孤独的思乡情感,与王令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