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3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37:54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
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
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
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
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
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
我常常感到惭愧像鲍叔义一样,心中期望能有王佐那样的才华。
可我又该如何坚守这清白的节操,独自一人却没有良好的媒介。
离别已有十年,今天我千里迢迢而来。
谁料到我辞官后,竟然只看见柴门敞开。
在狭窄的巷子里隐居于东郭,悠然在高堂吟咏南陔。
篱笆根下长满花草,井边生出莓苔。
往日我曾仰望星空,而如今却厌倦了葫芦和蒿草。
男子汉的命运尚未实现,且请我尽情饮下手中的酒杯。
高适,字达夫,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生于702年,卒于765年。他以豪放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边关的壮阔景象及士人的豪情。
《宋中遇陈二》创作于高适与朋友重聚之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在他辞官后,面对平凡的生活,心中对往昔的回忆和对当前境遇的无奈交织在一起。
《宋中遇陈二》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诗作。诗中,高适以鲍叔义和王佐才引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无奈。他在离别十年后重聚,却发现自己所期待的理想生活和朋友的相聚都是如此平淡。在诗中,柴门的开启象征着他在辞官后重归平凡的生活,而篱根的花草和井上的莓苔则描绘了他隐居后的安静生活。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与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高适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也对自己的命运进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唐代士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映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通过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男子汉命运未达的无奈与惋惜,同时也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领悟。
鲍叔义象征的是什么?
A. 忍耐
B. 志向高远
C. 清白
D. 平凡
诗中的“柴门”象征什么?
A. 理想生活
B. 平凡生活
C. 忧虑
D. 友谊
“且尽手中杯”的意思是?
A. 喝酒
B. 忘记烦恼
C. 继续奋斗
D. 期待未来
答案:
《静夜思》与《宋中遇陈二》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前者更侧重于乡愁与孤独,而后者则强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