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0:50
元宵灯谜
朝罢谁携两袖烟?
琴边衾里无两缘。
哓筹不用鸡人报,
五更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
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
风月阴晴任变迁。
早上结束后,谁会轻轻携带着两袖的烟雾?
琴边被子下,没有两个人的缘分。
不用鸡鸣声来报晓,
五更时分不再烦扰侍女添。
焦虑的心情,日日夜夜依然,
煎熬的心情,年复一年。
光阴流逝,应该要好好珍惜,
风月的阴晴变化任其迁移。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著有《红楼梦》,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创作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常关注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
创作背景: 《元宵灯谜》可能是曹雪芹在元宵节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节日气氛的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在元宵这个象征团圆和欢乐的节日中,诗人却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感慨。
《元宵灯谜》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诗中开头两句以“朝罢”“谁携”引出,似乎是在追忆一个特定的早晨,隐含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失落。接下来的“琴边衾里无两缘”则透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琴声与被子象征着温暖和情感的缺失,表达了内心的孤寂。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则通过反复的时间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重复与乏味。最后两句“光阴荏苒须当惜,风月阴晴任变迁”,则是对生活哲理的总结,提醒人们珍惜光阴,接受生活的变化。
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哲理思考,展现了曹雪芹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的敏感,反映了他在世事沧桑中的内心挣扎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光阴,勇敢面对生活的变化。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朝罢谁携两袖烟”中的“谁”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伴侣
C. 无特定人
D. 侍女
“光阴荏苒须当惜”中的“荏苒”是什么意思?
A. 迅速流逝
B. 平静无波
C. 明亮照耀
D. 稳定不变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时间的珍惜与感慨
C. 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元宵灯谜》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