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曲(五首)》

时间: 2025-05-05 09:26:01

诗句

不信湖中好,侬身别有家。

翻愁岁华尽,不敢采莲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26:01

原文展示:

不信湖中好,侬身别有家。翻愁岁华尽,不敢采莲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不相信湖中景色美好,我另有自己的家。反而忧愁岁月流逝,不敢采摘莲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信:不相信。
  • 湖中好:湖中的景色美好。
  • 侬身:我,古代吴语中的“我”。
  • 别有家:另有家,指自己有其他牵挂或归属。
  • 翻愁:反而忧愁。
  • 岁华尽:岁月流逝,年华老去。
  • 不敢:不敢,因为忧虑而不敢。
  • 采莲花:采摘莲花,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行为或愿望。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采莲花”可能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或某种象征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东阳游历西湖时所作,表达了对美景的矛盾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对岁月流逝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复杂情感。首句“不信湖中好”似乎是对美景的怀疑,但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第二句“侬身别有家”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归属感和牵挂。后两句“翻愁岁华尽,不敢采莲花”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犹豫和不敢行动的心态。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不信湖中好”:表面上是对湖中美景的怀疑,实际上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
  • 第二句“侬身别有家”:表明诗人另有牵挂或归属,暗示了对美景的疏离感。
  • 第三句“翻愁岁华尽”: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忧虑,情感深沉。
  • 第四句“不敢采莲花”:可能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犹豫,以及因忧虑而不敢行动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采莲花”可能比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或某种愿望。
  • 拟人:“岁华尽”将岁月拟人化,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主题思想:

  •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岁月流逝的忧虑,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犹豫和不敢行动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中好:湖中美景,象征着自然的美好。
  • 采莲花:可能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或某种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侬身”是指什么? A. 你 B. 我 C. 他 D. 她
  2. 诗中的“采莲花”可能象征着什么? A.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B.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C. 对岁月流逝的忧虑 D. 对家的牵挂
  3. 诗中的“岁华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写西湖美景,但情感更为明朗和豁达。

诗词对比:

  • 李东阳的《西湖曲》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对比,前者情感复杂,后者情感明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李东阳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西湖诗选》:收录了多首描写西湖的诗作,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李营丘 江上逢晁适道 登泰山二首 登泰山二首 挽石子重 题慧照寺 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 和黄司业喜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服 殊功劲节 衡璜 乛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以学愈愚 父字头的字 白字旁的字 包含壮的成语 朔裔 纤介之疾 深山密林 规结尾的成语 观化听风 远水救不得近火 咸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