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拟古出塞七首 其七》

时间: 2025-07-31 14:33:55

诗句

频年讨北虏,往岁征南蛮。

七年六出师,师出无空还。

将军尽封侯,铁券誓河山。

白衣领荫袭,立在执戟班。

先朝麒麟画,位次迥莫攀。

功疑古惟重,此义故不删。

君恩实浩荡,感泣徒潸潸。

诸公固当尔,而我独何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33:55

原文展示:

频年讨北虏,往岁征南蛮。七年六出师,师出无空还。将军尽封侯,铁券誓河山。白衣领荫袭,立在执戟班。先朝麒麟画,位次迥莫攀。功疑古惟重,此义故不删。君恩实浩荡,感泣徒潸潸。诸公固当尔,而我独何颜。

白话文翻译:

多年来讨伐北方的敌人,往年征讨南方的蛮族。七年间六次出征,每次出征都有所收获。将军们都封侯,铁券上誓言保卫河山。平民子弟继承父辈的职位,站在执戟的队伍中。先朝的麒麟图画,地位高得无法攀比。功劳被怀疑,古人只看重这一点,所以这个道理不会被删除。君王的恩宠真是浩大,感动得我只能流泪。各位公卿固然应当如此,而我独自感到羞愧。

注释:

  • 频年:连年。
  • 北虏:北方的敌人。
  • 南蛮:指南方的少数民族。
  • 铁券: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铁制凭证,表示永不剥夺其爵位和封地。
  • 白衣:指平民。
  • 荫袭:指子孙继承父辈的官职或爵位。
  • 执戟班:指武士或士兵。
  • 麒麟画:指古代宫廷中的壁画,象征吉祥和尊贵。
  • 功疑古惟重:指古人对功劳的怀疑只看重其真实性。
  • 君恩:君王的恩宠。
  • 潸潸:流泪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拟古诗。这首诗是他的拟古出塞七首中的第七首,反映了明代边疆战争的情景和对功臣的封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中期,当时边疆战争频繁,朝廷对功臣的封赏也颇为慷慨。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功名的感慨和对君恩的感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争和功臣封赏的描写,展现了明代社会的军事和政治风貌。诗中“频年讨北虏,往岁征南蛮”描绘了连年战争的景象,而“七年六出师,师出无空还”则强调了将士们的英勇和战果。后文通过“将军尽封侯,铁券誓河山”和“白衣领荫袭,立在执戟班”展示了功臣的荣耀和平民子弟的继承,体现了社会的等级和秩序。最后,诗人通过“君恩实浩荡,感泣徒潸潸”表达了对君恩的感激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频年讨北虏,往岁征南蛮:描绘了连年战争的景象,北虏和南蛮分别指北方的敌人和南方的少数民族。
  2. 七年六出师,师出无空还:强调了将士们的英勇和战果,七年间六次出征,每次都有所收获。
  3. 将军尽封侯,铁券誓河山:展示了功臣的荣耀,将军们都被封侯,铁券上誓言保卫河山。
  4. 白衣领荫袭,立在执戟班:体现了社会的等级和秩序,平民子弟继承父辈的职位,站在执戟的队伍中。
  5. 先朝麒麟画,位次迥莫攀:通过麒麟画象征尊贵,地位高得无法攀比。
  6. 功疑古惟重,此义故不删:古人对功劳的怀疑只看重其真实性,这个道理不会被删除。
  7. 君恩实浩荡,感泣徒潸潸:表达了对君恩的感激,感动得只能流泪。
  8. 诸公固当尔,而我独何颜:抒发了自己对功名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频年讨北虏,往岁征南蛮”和“将军尽封侯,铁券誓河山”。
  • 比喻:如“先朝麒麟画”比喻尊贵和地位。
  • 拟人:如“铁券誓河山”赋予铁券以誓言的力量。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对功臣封赏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君恩的感激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通过描绘战争和封赏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北虏、南蛮:象征边疆的敌人和少数民族。
  • 铁券:象征功臣的荣耀和誓言。
  • 麒麟画:象征尊贵和地位。
  • 白衣:象征平民和继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频年讨北虏”中的“北虏”指的是什么? A. 北方的敌人 B. 南方的敌人 C. 东方的敌人 D. 西方的敌人

  2. 诗中“将军尽封侯”中的“封侯”是什么意思? A. 授予将军爵位 B. 将军被封为王 C. 将军被封为侯 D. 将军被封为公

  3. 诗中“白衣领荫袭”中的“白衣”指的是什么? A. 平民 B. 官员 C. 士兵 D. 贵族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景象,表达了对将士的敬意。
  • 杜甫《兵车行》: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诗词对比:

  • 李东阳的《拟古出塞七首》与王昌龄的《出塞》都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景象,但李东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功臣封赏的赞美,而王昌龄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将士的敬意和对战争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摸鱼子 雄县汎舟 霜天晓角 涿州道中望胡良僧寺作 好事近 潞河秋汎 齐天乐 题朱锡鬯烟雨归耕图 菩萨蛮·题画 冬日扈从还南京随驾出丽正门马上作 姚少师所藏八骏图 频婆果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三首 其三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豆结尾的成语 鸣鹤之应 刬恶锄奸 心瞻魏阙 日中必移,月满必亏 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宴尔新婚 尊主泽民 张展 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等闲人物 千秋人物 伟辞 齿字旁的字 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