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海上翁?一作答玉师?》

时间: 2025-05-02 15:12:06

诗句

山翁不复见新诗,疑是河南石壁曦。

海水岂容鲸饮尽,然犀何处觅琼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2:06

答海上翁(或作答玉师)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山翁不复见新诗,疑是河南石壁曦。海水岂容鲸饮尽,然犀何处觅琼枝。


白话文翻译:

这位山中老翁已经不再看到新的诗作,不禁怀疑是河南的石壁在晨曦中。海水怎么可能让鲸鱼喝个干净,但那犀牛又在哪里寻觅琼枝呢?


注释:

  • 山翁: 指山中的老者,可能是隐士或诗人。
  • 不复见新诗: 不再看到新的诗作。
  • 河南石壁: 河南的石壁,可能指代某种景物或特定地点。
  • 海水岂容鲸饮尽: 海水难以让鲸鱼完全饮尽,象征着广阔与无限。
  • 然犀何处觅琼枝: 然而犀牛又在哪里寻找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山翁: 可能隐喻为高洁的隐士,象征着追求诗意的精神。
  • 鲸与犀: 鲸鱼和犀牛常用来象征自然界的奇特与美好,鲸饮尽海水暗示着无限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著称,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苏轼隐居时期,表达了对过去文学盛况的怀念与当下孤独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翁的视角,表达了对新诗的期待和对现实的失落感。诗的开头,山翁不再见到新的诗作,流露出一种对文学繁荣的渴望。接着以“疑是河南石壁曦”引出对过去的怀念,似乎在暗示美好的事物已经远去。之后的“海水岂容鲸饮尽”,则是对自然浩瀚的感叹,鲸鱼的饮水象征着无尽的追求与渴望,然而即使如此,犀牛却依然在寻找着琼枝,这样的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心中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翁不复见新诗: 山中老者失去了对新诗的关注,表达出对文学的失落感。
  2. 疑是河南石壁曦: 让人怀疑是河南的晨曦石壁,暗示着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
  3. 海水岂容鲸饮尽: 海水广阔无边,暗示着追求的无止境。
  4. 然犀何处觅琼枝: 犀牛在寻找那美丽的事物,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鲸和犀牛隐喻追求与渴望。
  • 对比: 山翁的孤独与海水的广阔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人文的关怀,表达了对文学创作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翁: 寓意高洁的隐士,象征着追求诗意的精神。
  • 新诗: 代表着文学的生机与希望。
  • 海水: 象征广阔与无限。
  • 琼枝: 代表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着追求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山翁”指代什么?

    • A. 一位隐士
    • B. 一位商人
    • C. 一位官员
    • D. 一位农民
  2. “海水岂容鲸饮尽”是什么意思?

    • A. 海水很少
    • B. 海水是无限的
    • C. 鲸鱼很少
    • D. 海水污染严重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答海上翁》与杜甫的《春望》,二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但苏轼更倾向于自然的描绘与个体的感受,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人间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御试二首 辇下书事 芳草 寄题崔校书郊舍 辇下寓题 投刑部裴郎中 成名后呈同年 壶公山 寄献梓橦山侯侍御 和陈先辈陪陆舍人春日游曲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包含腿的词语有哪些 克爱克威 望文生义 一动不如一静 诱敌深入 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探寻 懒怯 怪声怪调 丨字旁的字 气竭形枯 包含特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步线行针 周抱 包含幌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