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雪林砚屏率鲁直同赋》

时间: 2025-08-09 00:03:20

诗句

西山无时春,巉岩锁顽阴。

分明倚天壁,点缀无风林。

物固为人出,兴谁于此深。

穷奇真自蠹,诗句且娱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0:03:20

原文展示:

西山无时春,巉岩锁顽阴。
分明倚天壁,点缀无风林。
物固为人出,兴谁于此深。
穷奇真自蠹,诗句且娱心。

白话文翻译:

西山四季都没有春天,巍峨的岩石锁住了顽固的阴影。
清晰可见的天边壁立,点缀着没有风的树林。
万物本是为人所创造,兴致又有谁在这深处呢?
穷奇确实是自我侵蚀,诗句却能使我心情愉悦。

注释:

  • 巉岩:形容岩石高耸、险峻。
  • 顽阴:顽固的阴影,形容阴暗的环境。
  • 倚天壁:直立的天边高墙,比喻高耸的山壁。
  • 无风林:没有风的树林,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穷奇:古代神话中的一种怪兽,常比喻祸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论家,文学成就卓著,尤其以诗词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与友人鲁直相聚于雪林之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在严寒的冬季,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冷峻与人生的深邃,融入了他对生命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山的冬景为起点,描绘了严酷的自然环境。起句“西山无时春,巉岩锁顽阴”通过对西山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寒冷且沉闷的气氛,给人以压迫感。诗人用“分明倚天壁,点缀无风林”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描写出高耸的山壁与寂静的树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意境。接下来,“物固为人出,兴谁于此深”则引导读者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诗人发现万物的存在似乎是为了人类,但在这幽深的环境中,谁又能从中获得乐趣呢?最后一句“穷奇真自蠹,诗句且娱心”则转折,尽管外界的环境艰难,诗人却找到一丝慰藉,诗句能使他心情愉悦。这种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对美的追求,也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山无时春:西山一直没有春天,暗示了冷酷的环境。
  2. 巉岩锁顽阴:高峻的岩石锁住了阴影,体现了自然的严峻。
  3. 分明倚天壁:山壁清晰可见,强调了山的高大。
  4. 点缀无风林:无风的树林静谧而美丽,形成对比。
  5. 物固为人出:万物本是为人所创造,反映人类中心主义。
  6. 兴谁于此深:在如此深邃的环境中,谁能获得乐趣?
  7. 穷奇真自蠹:比喻外界的困扰与侵蚀。
  8. 诗句且娱心:尽管环境恶劣,诗却能带来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穷奇”比喻外界困扰。
  • 对仗:首尾呼应,形成整齐的结构。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美的向往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山:象征孤独与冷酷的环境。
  • 巉岩:代表自然的险峻。
  • 无风林:象征静谧与内心的宁静。
  • 诗句:代表文化与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山无时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寂寞
    C. 兴奋
    答案: B

  2. “穷奇”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困扰
    C. 快乐
    答案: B

  3. 诗人通过什么找到心灵的慰藉? A. 自然
    B. 诗句
    C. 人生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与李白的作品,苏轼注重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加追求个体的自由与豪放,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方向。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明叔知县和示过家上冢二篇复次韵 观化十五首 望远行 入穷巷谒李材叟翘叟戏赠兼简田子平三首 同孙不愚过昆阳 乞姚花二首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变风改俗 恩造 真命天子 死地求生 仁者乐山 巾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萦牵 寸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疑疾 步步登高 掎挈司诈 控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