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6:59
南乡子(用前韵赠田叔通家舞鬟)
—— 苏轼
绣鞅玉钚游。
灯晃帘疏笑却收。
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
更且檀唇点杏油。
花遍六么球。
面旋回风带雪流。
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
种柳应须柳柳州。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婀娜多姿的舞者,装扮华丽,在灯光下轻盈地舞动。虽然香车的铃声催促着她上台,但她却依依不舍,留在了这里。她的唇如檀香般点缀着杏油,显得更加妩媚动人。舞者的裙摆如花瓣般洒落,脸庞如风中飘雪般柔美。春天的气息在她的腰肢间轻盈地流转,仿佛是金缕细织而成的轻柔衣物。种柳的时节,应该来到柳州一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柳柳州”是指柳州的柳树,古代文人常以柳树象征柔美和春天的生机。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文均有很高的成就,尤其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苏轼的词风豪放、清新,常以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而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苏轼仕途坎坷之时,他在生活中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其中田叔通的家中舞者,给他带来了灵感,因而写下此词以表达对舞者的赞美和依依不舍的心情。
这首《南乡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一位舞者的美丽与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头的“绣鞅玉钚游”,便将舞者的华丽装扮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词人通过“灯晃帘疏笑却收”,描绘出舞者在灯光下的优雅与活泼,形成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诗中不断流露出对舞者的怜惜与赞美,尤其是“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一句,体现了舞者在即将离开时的那种依依不舍,更加突显了她的独特魅力。最后几句中,春天的生机与舞者的轻柔舞姿相结合,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舞者的美丽与生命的柔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舞者的美丽为主线,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生命的赞美,流露出一种优雅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绣鞅”指的是什么?
“久立香车催欲上”中,舞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描绘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