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2:21
赠直行大师
作者: 陆轸 〔宋代〕
语录传来久,所明机妙深。
霜天七实月,禅夕一真心。
祇有道为证,更无尘可侵。
前溪鸥出没,谁自感浮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直行大师的敬仰与赞美。他传承的语录已经流传很久,所阐述的道理深奥而微妙。在霜寒的天空下,七月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而在禅静的黄昏里,心灵变得真实而坚定。唯一能作为证据的便是道理本身,外界的尘埃无法侵扰内心的宁静。前溪的鸥鸟时隐时现,谁又能真正感受到自己在这浮沉中的状态呢?
作者介绍: 陆轸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精通诗文,善于表达内心的感悟与哲理。他的作品多受禅宗思想影响,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对直行大师的追随和学习的过程中写成,表达了对其思想的钦佩,以及对道理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哲理与禅意的结合。开头的“语录传来久”,表明了禅宗教义的传承与深厚,显示出诗人对大师教诲的尊重与领悟。而“所明机妙深”则强调了这些教义的深邃和复杂,传达出在修行过程中所需的智慧与悟性。
随后的“霜天七实月,禅夕一真心”,以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体现出诗人对禅理的体悟。霜天的寒冷与七月的丰收形成对比,暗示着在外部严酷环境下,内心却能保持真实与坚定,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祇有道为证,更无尘可侵”,进一步强调道的重要性,暗示只有道才能带来内心的安宁,外界的纷扰对其毫无影响。最后一句“前溪鸥出没,谁自感浮沉”,通过描绘鸥鸟的出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漂泊,启示人们要在浮沉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透过简洁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既展现了对直行大师的敬仰,也引发读者对人生、内心及道理的深思,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独特理解与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直行大师的敬仰,探讨了在浮躁世俗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真实,强调道理的重要性和禅宗思想的深刻含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道”最主要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C. 社会地位
D. 个人名声
“前溪鸥出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浮沉与无常
C. 个人的烦恼
D. 对大自然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赠直行大师》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