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5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55:11
踏莎行 其一 惜别
作者: 曹尔堪 〔清代〕
一夜如年,两眉空妩。
临妆怕见愁痕锁。
东流还有再回时,
忍教永别归黄土。
彩凤难飞,灵犀自吐。
鸳鸯瓦缺漳台古。
梦中红泪万千行,
醒来都是桃花雨。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感慨一夜的分别如同一年那么漫长,眉头因愁苦而显得格外妩媚。临近化妆时,害怕看到眼角的愁痕。诗人在想,东流的河水是否还有再回的机会,但又不能让自己永远与爱人分离,化为黄土。彩凤难以再飞,灵犀之心已无法再诉说。鸳鸯瓦上的缺口象征着昔日的美好已成往事。梦中泪水如行,醒来却只剩桃花的雨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尔堪,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抒情见长,风格婉约,常涉及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写。
创作背景:
《踏莎行》系列为词牌名,此首《惜别》是表达离别时刻的感受,反映了作者对亲情、爱情的深切思考与感悟,或许是因生活中经历的离愁别绪而作。
《踏莎行 其一 惜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开篇“一夜如年”便强烈地表达了分别后的孤独与漫长,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接着,诗人通过“愁痕锁”的描写,展现了临别时的紧张与不安,生动地捕捉了女性的柔情与脆弱。
“东流还有再回时”一句,表现了对未来相见的渴望,却又感叹时间的无情,仿佛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而“忍教永别归黄土”则直面死亡,表达了对永别的恐惧。后半部分“彩凤难飞”,引入了传统文化中的美好象征,然而却又与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恋情的无奈与失落。最后的“梦中红泪万千行,醒来都是桃花雨”,则巧妙地将梦与现实结合,唤起读者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不可追的惋惜。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离别的无奈,也有对美好回忆的珍惜,深刻而细腻,体现了曹尔堪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了人对情感与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踏莎行 其一 惜别》出自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一夜如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期待
B. 惆怅
C. 喜悦
D. 无奈
诗中“黄土”象征什么?
A. 生命
B. 爱情
C. 死亡
D. 记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探讨了离别与思念,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曹尔堪的《惜别》相比,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直白而情感浓烈,而曹尔堪则通过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二者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帮助更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