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0:26
向来翰墨付群儿,直把行藏待主知。
风引去帆声猎猎,手调焦尾意迟迟。
遥知夜宿吹藜处,恰是春深造榜时。
预恐阿婆愁见我,略须回马避旌麾。
从前我将书法和墨迹都交给那些年轻人,
只盼着有朝一日能得到主人的赏识。
风将帆声送远,猎猎作响;
我手调焦尾,心中却迟疑不决。
遥想你夜宿在那吹藜的地方,
正是春天深处制榜的时节。
恐怕阿婆一见我会愁眉不展,
所以我略微转身,避开了他的旗帜。
项安世,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见称,作品多涉及离别、思乡等主题,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或同僚赴任,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同时也寄托了对家庭的牵挂。诗中展现了离别的情感,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流露出对亲人的忧虑。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细腻而深沉。首句通过“翰墨付群儿”表现了诗人对年轻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所成就。紧接着,通过对“风引去帆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离别时的孤独感和无奈。诗人尽管希望友人能有所作为,但内心的迟疑和惆怅显而易见。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遥知夜宿吹藜处,恰是春深造榜时”表达出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同时也暗含对春天的期待。而最后一句则流露出对家中老人的担忧,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运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离别的场景与心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也使得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家庭的牵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未来的希望。离别的情绪贯穿始终,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友情与亲情的重视。
诗中“翰墨付群儿”中的“群儿”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人
C. 家人
答案:A
在诗中,诗人最担心阿婆因为什么而愁眉不展?
A. 自己去远方
B. 生活贫困
C. 家务繁忙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春深造榜时”是指什么?
A. 春天的考试季节
B. 春天的旅游时节
C. 春天的耕作时节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