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荣子邕陋居二首》

时间: 2025-05-04 11:35:03

诗句

一室荒芜孺子贫,知君四海入经纶。

杀身虎口终何补,洒扫庭除自可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5:03

原文展示:

题荣子邕陋居二首 张耒 〔宋代〕

一室荒芜孺子贫,知君四海入经纶。 杀身虎口终何补,洒扫庭除自可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你的居所荒芜,生活贫困,但我深知你胸怀四海,志在经世济民。即便牺牲生命,也未必能有所成就,但保持庭院的整洁,自有一番风雅。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室荒芜:形容居所简陋,无人打理。
  • 孺子贫:指荣子邕生活贫困。
  • 四海入经纶:比喻胸怀大志,有治理天下的才能。
  • 杀身虎口:比喻冒着生命危险。
  • 洒扫庭除:指打扫庭院。
  • 自可人:自然显得风雅。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杀身虎口”可能暗喻荣子邕的某种危险处境或牺牲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题赠给友人荣子邕的,表达了对荣子邕虽居陋室但胸怀大志的赞赏,以及对其可能面临的危险处境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荣子邕陋居的描述,展现了其虽处贫困却胸怀大志的形象。首句“一室荒芜孺子贫”直接描绘了荣子邕的生活环境,但紧接着的“知君四海入经纶”则突出了其内心的宏伟抱负。后两句“杀身虎口终何补,洒扫庭除自可人”则表达了对其可能面临的危险处境的关切,同时赞扬了其保持生活环境整洁的风雅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室荒芜孺子贫”:直接描绘荣子邕的居所和生活状态,荒芜和贫困形成鲜明对比。
  2. “知君四海入经纶”:转折句,突出荣子邕的内心世界和远大志向。
  3. “杀身虎口终何补”:表达对其可能面临的危险处境的担忧,同时暗示其牺牲未必能有所成就。
  4. “洒扫庭除自可人”:赞扬其保持生活环境整洁的风雅态度,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和从容。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一室荒芜”与“四海入经纶”的对比,突出荣子邕的内心世界。
  • 比喻:“杀身虎口”比喻冒着生命危险。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荣子邕的赞赏和关切,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生价值和处世态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芜:象征贫困和无人打理的状态。
  • 四海:象征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 虎口:象征危险和牺牲。
  • 庭除:象征生活环境的整洁和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耒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知君四海入经纶”表达了荣子邕的什么特点? A. 贫困 B. 胸怀大志 C. 危险处境 D. 生活整洁
  3. “杀身虎口终何补”中的“虎口”比喻什么? A. 安全 B. 危险 C. 牺牲 D. 成就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寄黄几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其处境的关切。
  •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以纤云弄巧为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贫困的生活环境,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有助于理解张耒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查询

陶朱公知子 子陵垂钓 渊明采菊 经旧游 读荆公争墩诗 寄金白庵 其二 寄金白庵 其一 题芭蕉赠僧 赠接花叟 赠老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春难再 高字旁的字 包含方的成语 饫闻 吐露心腹 走之旁的字 异卉 轻身徇义 高人雅致 劘切 包含曼的词语有哪些 遮遮掩掩 提土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佳眷 百不一存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