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2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20:51
求范子默染鸦青纸二首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深如女发兰膏罢,明似山光夜月余。
为染溪藤三百个,待渠湔拂一床书。
这首诗描绘了染纸的过程,前两句比喻染出来的纸色泽深邃如女子的秀发,明亮如山间的月光。后两句则表达了为染三百张溪藤纸而等待清洗后的一床书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描写的染纸过程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书写材料的重视,也体现了当时山水文化的影响。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与苏轼、米芾等人并称为“宋四家”,在诗词创作中他追求个性化和自然的表达,风格清新而隽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依恋以及对文人生活的思考。染纸的细致描写不仅体现了工艺的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对书籍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黄庭坚的《求范子默染鸦青纸二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染纸的过程。他以“深如女发”和“明似山光”来形容纸张的色泽,巧妙地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情感结合,展示了他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前两句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传达出色彩的深邃和光亮,仿佛让人看到那种色彩在光影中流转的美感。后两句则转向实际的制作过程,提及溪藤纸的染制,表现出诗人的细致与耐心,同时也隐含了对书写和文化传承的珍视。
这首诗不仅是对染纸技艺的赞美,更是对文人雅趣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整体上,诗歌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风格,既有工艺的精致,也有情感的真挚,反映了黄庭坚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体现了文人对书写与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表现了黄庭坚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染纸时使用的植物是什么?
A. 兰膏
B. 竹子
C. 柳树
诗中“深如女发”用来形容什么?
A. 夜空
B. 纸的颜色
C. 山水
诗人对染纸的态度是?
A. 随意
B. 细致认真
C. 不在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描写细腻,注重色彩与工艺;而苏轼则多用哲理与感怀,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在题材上都关注自然与文化,但表达方式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个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