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0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08:40
博山台
石蕴璵璠,山得其来之泽。
木无牺象,天开不材之祥。
屹金炉之突兀,其山海之来翔。
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
俯仰一时,非智所及付与万世,其存者长。
这首诗描绘了博山台的壮丽景色。山石蕴含着璀璨的美玉,正因为有了美玉,山才得到了丰厚的滋润。树木没有牺牲之象,天地之间展现出无用之材的吉祥。高耸的金炉宛若孤峰,仿佛山与海都在其间翱翔。然而,以明智之火熏陶的忠诚信义的香气,弥漫在这片土地。俯首仰望,历史瞬息万变,非智者所能把握,只能将这种存在交付给永恒的未来。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金炉”可与古代炼金术士的炉子相联系,象征着铸造美德与智慧的场所。同时,“忠信”在中国文化中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德行。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为人诚恳,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独特,追求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之时,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忠信道德的追求,反映了他内心的坚韧与执着。
《博山台》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中以博山台为背景,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以及人文精神的高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道德的重视。开篇用“石蕴璵璠”描绘出博山台的神秘与珍贵,仿佛这座山不仅仅是自然的产物,更是历史积淀的结晶。接着,诗人通过“木无牺象”的表述,引入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强调生命的存在不一定要以牺牲为代价,而是应当追求一种内在的和谐。
诗的中段“屹金炉之突兀,其山海之来翔”展示了博山台的巍峨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而明哲之火与忠信之香则象征着人应有的品德和智慧,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更应关注精神的提升。全诗结尾强调历史的流逝与永恒的存在,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尊重。这种哲理的深邃,让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更体悟到人生的真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金炉”)、拟人(如“忠信之香”)等修辞,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对道德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璵璠”指的是:
A. 美玉
B. 石头
C. 树木
D. 山水
“木无牺象”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生命的价值在于牺牲
B. 生命价值不在于牺牲
C. 树木的重要性
D. 牺牲是美德
诗中提到的“金炉”象征:
A. 财富
B. 智慧与道德
C. 自然景观
D. 生命的脆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