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神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时间: 2025-04-26 02:26:03

诗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6:03

原文展示

《江神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作者: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白话文翻译

十年生死相隔,彼此茫然无知。
我不去想念,然而又难以忘怀。
千里之外的孤坟,无法倾诉这份凄凉。
即使再相逢,也必然不相识,
满脸尘土,鬓发如霜。
夜里迷蒙的梦里,我忽然回到了故乡。
小小的窗子旁,她正在梳妆。
彼此对视无言,只落下无尽的泪水。
我想,年年在这断肠之处,
明月之夜,短松岗上。

注释

  • 生死:指人生的生与死。
  • 茫茫:形容广阔而无边,表示对生死无知、无能为力的感觉。
  • 孤坟:指的是远离亲人、无人照料的墓地。
  • 相逢应不识:即使再见面,彼此也不再认识。
  • 尘满面,鬓如霜:形容经历岁月的沧桑,面容憔悴,头发变白。
  • 幽梦:指夜间的梦境。
  • 小轩窗:古代房屋中小窗户的称呼。
  • 相顾无言:对视却无话可说,表达深沉的情感。

典故解析

  • 短松冈:在古代诗词中常提到,象征着思乡和哀愁。松树寓意长青,但在这里则暗示着孤独和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情感真挚,擅长用丰富的意象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乙卯年的正月二十日,正值春寒,诗人在梦中回忆起已故的亲人,表现出对生死的思考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江神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思念的词作,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生死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在面对亲人离去时的无奈与伤感。开头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直击内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随后“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则借孤坟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亲人无尽的怀念与哀伤。

在梦中回到故乡的情景,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小轩窗前的女子,正梳妆,在相顾无言的默契中,泪水流淌,展示了深厚的情谊与难以言表的痛苦。结尾一句“明月夜,短松冈”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孤独,短松冈则又暗示着生死的无常与离别的痛楚,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十年生死两茫茫”: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生与死的距离使人感到无助。
    • “不思量。自难忘”:尽管不去想念,内心却难以忘怀。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形象化地展现了对孤独的哀愁。
    • “纵使相逢应不识”:即使重逢,也因岁月而陌生。
    • “尘满面,鬓如霜”:描绘了岁月的沧桑与无情。
    • “夜来幽梦忽还乡”:梦境中的回归是对故乡的渴望。
    • “小轩窗。正梳妆”:细腻地描写了女子的形象,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情感的深厚无以言表,泪水成了唯一的表达。
    •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以明月夜和短松冈结尾,进一步加深了思绪的沉重与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尘满面,鬓如霜”形象化地表达生死的无常。
    • 对仗:如“夜来幽梦忽还乡”和“小轩窗。正梳妆”展示了对称美。
  •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生死、离别的思考,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苏轼作为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孤坟:象征着孤独与哀伤,代表着已逝去的亲人和未能倾诉的情感。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团圆,同时也带有孤独的意味。
  • 小轩窗:代表着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泪千行:表达了深切的情感与无尽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白居易

  2. 在诗中,作者提到的“千里孤坟”是为了表达: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已故亲人的哀悼
    C. 对生命的热爱
    D. 对友谊的珍惜

  3. 诗中的“明月夜,短松冈”意指: A. 生活的美好
    B. 生命的短暂与离别的痛苦
    C. 乡愁的甜蜜
    D. 时光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李煜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神子》与李煜的《虞美人》,两者在表达思乡与离愁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苏轼更多地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思念,而李煜则更加强调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词》 - 苏轼著
  • 《宋词三百首》 - 多位作者编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多位作者编著

相关查询

忆秦娥·风淅淅 忆江南·云岁迎春楼上月 忆江南·今日相逢花未发 谒金门·杨柳陌 谒金门·圣明世 相见欢·晓窗梦到昭华 喜迁莺·雾濛濛 喜迁莺·宿莺啼 舞春风 三台令·南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阳春有脚 龙头杖 学疏才浅 讲咨 神才 求亲靠友 幺字旁的字 包含语的成语 秃宝盖的字 风团 谷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万里犹比邻 皮字旁的字 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深中肯綮 闪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