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7:08
山居
一从身世两相遗,
往往关门到午时。
想得俗流应大笑,
不知年老识便宜。
从此我与世俗渐行渐远,
常常关上门直到午时。
想必那些世俗的人会嘲笑我,
却不知年长后懂得了生活的道理。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生活方式的自省和对世俗观点的反思,显示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李涉,唐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有隐逸之情。
此诗写于隐居山林时,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和对社会的反思。
《山居》是李涉表达隐逸生活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思考和内心的宁静。开篇“身世两相遗”便表明了他与世俗的割裂,似乎在告别过去的繁华与喧嚣。关上门直至午时,暗示他对时间的忽视,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中。接下来,诗人对外界的嘲笑并不在意,这种不以世俗眼光为重的态度,展现了他对人生真谛的追求。最后一句“不知年老识便宜”,则蕴含了对人生智慧的领悟,年长后才懂得生活的真谛与价值。整首诗通篇流露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既有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又有对世俗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一从身世两相遗”中,“身世”指的是什么?
A. 家族背景
B. 个人经历
C. 社会地位
“往往关门到午时”中,关门的意义是:
A. 逃避现实
B. 与外界隔绝
C. 增加社交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A. 追求
B. 反思
C. 嘲笑
答案: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