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安闷作》

时间: 2025-05-07 09:03:14

诗句

宵分独坐到天明,又策羸骖信脚行。

每日除书空满纸,不曾闻有介推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14

原文展示:

宵分独坐到天明,又策羸骖信脚行。
每日除书空满纸,不曾闻有介推名。

白话文翻译:

整夜独自坐到天明,又骑着瘦弱的马缓慢前行。
每天写的书信满纸,却从未听说过介推的名字。

注释:

  • 宵分:夜晚的时分,指深夜。
  • 独坐:一个人坐着,表示孤独。
  • 天明:天亮,指结束了漫长的黑夜。
  • :骑马的动作。
  • 羸骖:瘦弱的马。
  • 信脚行:缓慢地走,说明行进的艰辛。
  • 除书:写信,表达思念或交际。
  • 空满纸:纸上写满了字,却没有实际的内容或回应。
  • 介推:介推是古代传说中忠诚的朋友,因其死后被人遗忘而感到悲哀。

典故解析:

  • 介推:传说中的人物,因对朋友忠心耿耿而被赐名,后成为忠诚的象征。介推的故事通常与"介子推"的故事相联系,讲述了介子推为忠于主君,最终选择隐居而被遗忘的悲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 创作背景:在唐代,文人多处于政治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夹缝中,李涉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孤独和被遗忘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长安闷作》展现了一种深切的孤独感和无奈。诗人独坐至天明,借夜的寂静和天明的对比,表现了他内心的抑郁与无聊。在古代,夜晚往往是思考和反省的时刻,诗人孤独地写信,却发现自己所写的内容如同空洞的纸张,无法达到心灵的共鸣。诗中提到的“介推名”,不仅是对忠诚友人的怀念,更是对自身孤独感的强烈反映。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勾勒出一个被时代遗忘的文人形象,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和对友情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宵分独坐到天明”:表现了诗人深夜独自思索的状态,暗示了内心的孤独。
    • “又策羸骖信脚行”:骑着瘦马,缓慢前行,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无力。
    • “每日除书空满纸”:写信的行为是表达情感,但纸上写满的却是无奈。
    • “不曾闻有介推名”:表明诗人对友人介推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的失落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宵分独坐”与“天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延续。
    • 象征:瘦马象征着诗人在生活和情感上的疲惫与无助。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孤独和被遗忘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失落与对友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夜晚:象征孤独与沉思。
  • 瘦马:象征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 纸张:象征表达情感的工具,但却无力传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人整夜独坐直到什么时候?
      A. 天亮
      B. 日落
      C. 午夜

    2. 诗中提到的“介推”主要象征什么?
      A. 忠诚的朋友
      B. 英雄人物
      C. 诗人的敌人

    3. 诗中“羸骖”是指什么?
      A. 瘦弱的马
      B. 强壮的马
      C. 骑马的人

    答案:1.A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涉的《长安闷作》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写,李涉则更关注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耕田鼓诗 中秋月 桐花鸟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自西山归 西山秋雨 第二泉 水居怀古 读信陵君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当世无双 上嫚下暴 牛下 川字旁的字 冗贱 亲仁善邻 昨日子 豸字旁的字 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阴房 连更彻夜 口字旁的字 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未亡人 三撇旁的字 剑胆琴心 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