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山十首 其二》

时间: 2025-08-09 23:00:06

诗句

日照西山紫翠生,雨馀秋色更分明。

蜃楼出雾东浮海,雉堞连云北绕城。

旧识邮亭犹问路,渐多僧寺岂知名。

十年几度登临约,不尽平生吏隐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23:00:06

原文展示:

日照西山紫翠生,雨馀秋色更分明。 蜃楼出雾东浮海,雉堞连云北绕城。 旧识邮亭犹问路,渐多僧寺岂知名。 十年几度登临约,不尽平生吏隐情。

白话文翻译:

阳光照耀在西山上,紫翠色的山色因此而生,雨后的秋色更加分明。 海市蜃楼般的景象在雾中浮现,东边是浮动的海,北边是连绵的城墙。 旧时熟悉的邮亭依然可以问路,但渐渐增多的僧寺却不知其名。 十年来几次登临的约定,却无法尽述平生作为官员的隐逸情怀。

注释:

  • 紫翠生:形容山色在阳光下呈现出紫翠色。
  • 雨馀:雨后。
  • 蜃楼: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景象。
  • 雉堞:城墙上的齿状防御工事。
  • 邮亭:古代的驿站或邮局。
  • 僧寺:佛教寺庙。
  • 吏隐情:官员的隐逸情怀,指官员虽在官场,但内心向往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西山十首》其二,是他在游览西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西山游览时所作,通过对西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十年几度登临约,不尽平生吏隐情”一句,透露出他作为官员,内心深处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雨后秋色的鲜明和壮丽。诗中“日照西山紫翠生”一句,用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山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蜃楼出雾东浮海,雉堞连云北绕城”则通过对比东边的海市蜃楼和北边的城墙,展现了景色的辽阔和壮观。后两句通过对邮亭和僧寺的描写,表达了对旧时记忆的怀念和对新事物的陌生感,同时也透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照西山紫翠生”:阳光照耀在西山上,山色呈现出紫翠色,生动描绘了阳光下的山色。
  2. “雨馀秋色更分明”:雨后的秋色更加分明,强调了雨后景色的清晰和美丽。
  3. “蜃楼出雾东浮海”:东边的海面上出现了海市蜃楼般的景象,比喻虚幻而美丽的景象。
  4. “雉堞连云北绕城”:北边的城墙上连绵的雉堞如同云彩一般,形容城墙的壮观。
  5. “旧识邮亭犹问路”:旧时熟悉的邮亭依然可以问路,表达了对旧时记忆的怀念。
  6. “渐多僧寺岂知名”:渐渐增多的僧寺却不知其名,表达了对新事物的陌生感。
  7. “十年几度登临约”:十年来几次登临的约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多次欣赏。
  8. “不尽平生吏隐情”:无法尽述平生作为官员的隐逸情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蜃楼出雾东浮海”中的“蜃楼”比喻虚幻的景象。
  • 对仗:“日照西山紫翠生,雨馀秋色更分明”中的“日照”与“雨馀”,“西山”与“秋色”形成对仗。
  • 拟人:“雉堞连云北绕城”中的“连云”赋予了雉堞以动态,仿佛它们在环绕城墙。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西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阳光、雨后秋色、海市蜃楼、城墙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景色的美丽和壮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作为官员,内心深处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翠生:阳光下的山色呈现出紫翠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雨馀:雨后的景色更加分明,强调了雨后景色的清晰和美丽。
  • 蜃楼:海市蜃楼般的景象,比喻虚幻而美丽的景象。
  • 雉堞:城墙上的齿状防御工事,形容城墙的壮观。
  • 邮亭:古代的驿站或邮局,表达了对旧时记忆的怀念。
  • 僧寺:佛教寺庙,表达了对新事物的陌生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照西山紫翠生”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阳光照耀下的山色 B. 雨后的秋色 C. 海市蜃楼般的景象 D. 城墙的壮观

  2. “蜃楼出雾东浮海”中的“蜃楼”比喻什么? A. 虚幻的景象 B. 真实的景象 C. 美丽的景象 D. 壮观的景象

  3. 诗中“十年几度登临约”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多次欣赏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旧时记忆的怀念 D. 对新事物的陌生感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李东阳的《西山十首》其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但李东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东阳的《西山十首》其二与杜甫的《望岳》: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隔浦莲近拍 其一 醉卧道边觉而有赋 复雨 郭氏山林十六詠清旷亭 上元前一日 军中杂歌 怀旧 秋思 道室即事 戏作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端人正士 见字旁的字 阳灵 止字旁的字 批其逆鳞 张慌失措 黑哨 生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拔犀擢象 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飞钱 宁馨儿 梅花碑 猜拳行令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