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2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23:11
原文展示:
西山十首 其十 李东阳 〔明代〕 十里平川一掌如,稳骑羸马当轻舆。 山家犬睡门初掩,僧寺人归榻已虚。 远兴直穷高处望,豪吟多在醉中书。 长安饱食真无事,却忆江淮意有馀。
白话文翻译:
十里平川宽阔如手掌,稳稳地骑着瘦弱的马匹当作轻便的车舆。 山中的家犬安睡,门刚刚掩上,僧寺里的人们归来,床榻已经空无一人。 远望的兴致直奔高处,豪放的吟咏多在醉中书写。 在长安饱食终日,真的无所事事,却回忆起江淮地区,心中仍有未尽之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长安(今西安)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对江淮地区的怀念和对都市生活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长安任职期间,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故乡江淮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比平川与羸马、山家与僧寺、远望与豪吟,以及长安与江淮的不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平川、羸马、山家、僧寺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十里平川一掌如”和“稳骑羸马当轻舆”描绘了宽阔平坦的地势和诗人骑马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和自在的感觉。而“山家犬睡门初掩,僧寺人归榻已虚”则进一步通过山家和僧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长安饱食真无事,却忆江淮意有馀”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江淮地区的怀念和对都市生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对故乡和简朴生活的深切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怀念。通过对比平川与羸马、山家与僧寺、远望与豪吟,以及长安与江淮的不同生活状态,诗人抒发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深切情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十里平川一掌如”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稳骑羸马当轻舆”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接受和享受? A. 繁华的都市生活 B. 简朴的自然生活 C. 忙碌的官场生活 D. 宁静的僧寺生活
诗中的“长安饱食真无事,却忆江淮意有馀”表达了诗人对什么地方的怀念? A. 长安 B. 江淮 C. 山家 D. 僧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