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9:56
原文展示:
虞山青近海东头,正对元龙百尺楼。半世閒身刚得隐,四时佳景更宜秋。屐曾蹑后犹馀齿,帘为看来懒下钩。倚遍曲阑人不见,断云飞鸟共悠悠。
白话文翻译:
虞山青翠,靠近海东边,正对着元龙那座百尺高楼。半生闲适的我刚刚得以隐居,四季的美景中,秋天更为适宜。曾经穿过的木屐,留下的齿痕还在,为了观赏景色,懒得放下帘钩。倚遍曲折的栏杆,却不见人影,断云和飞鸟一同悠然自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尤以诗见长,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前七子”。此诗是李东阳为常熟陈亚参的诗卷所作的题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东阳在欣赏陈亚参的诗卷时,有感而发,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提到的“元龙百尺楼”是陈亚参的居所,李东阳通过此诗表达了对陈亚参隐居生活的羡慕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虞山和元龙百尺楼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中“半世閒身刚得隐”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四时佳景更宜秋”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美景,与隐居生活相得益彰。后两句通过对木屐和帘钩的描写,展现了隐居者的闲适和自在。最后两句“倚遍曲阑人不见,断云飞鸟共悠悠”则以景结情,表达了隐居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虞山青近海东头,正对元龙百尺楼。
半世閒身刚得隐,四时佳景更宜秋。
屐曾蹑后犹馀齿,帘为看来懒下钩。
倚遍曲阑人不见,断云飞鸟共悠悠。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描绘虞山和元龙百尺楼,以及隐居者的闲适生活,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元龙百尺楼”是指谁的居所?
诗中“半世閒身刚得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四时佳景更宜秋”强调了哪个季节的美景?
诗中“倚遍曲阑人不见”表达了隐居者的什么情感?
答案:1. B 2. B 3. C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