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见山楼题常熟陈亚参卷》

时间: 2025-05-02 01:29:56

诗句

虞山青近海东头,正对元龙百尺楼。

半世閒身刚得隐,四时佳景更宜秋。

屐曾蹑后犹馀齿,帘为看来懒下钩。

倚遍曲阑人不见,断云飞鸟共悠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9:56

原文展示:

虞山青近海东头,正对元龙百尺楼。半世閒身刚得隐,四时佳景更宜秋。屐曾蹑后犹馀齿,帘为看来懒下钩。倚遍曲阑人不见,断云飞鸟共悠悠。

白话文翻译:

虞山青翠,靠近海东边,正对着元龙那座百尺高楼。半生闲适的我刚刚得以隐居,四季的美景中,秋天更为适宜。曾经穿过的木屐,留下的齿痕还在,为了观赏景色,懒得放下帘钩。倚遍曲折的栏杆,却不见人影,断云和飞鸟一同悠然自得。

注释:

  • 虞山:位于江苏常熟,是常熟的象征。
  • 元龙百尺楼:指陈亚参的楼,元龙是陈亚参的字。
  • 閒身:闲适的身体,指隐居生活。
  • 屐:木屐,古代的一种鞋。
  • 曲阑:曲折的栏杆。
  • 断云飞鸟:断续的云和飞翔的鸟,象征悠闲自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尤以诗见长,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前七子”。此诗是李东阳为常熟陈亚参的诗卷所作的题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东阳在欣赏陈亚参的诗卷时,有感而发,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提到的“元龙百尺楼”是陈亚参的居所,李东阳通过此诗表达了对陈亚参隐居生活的羡慕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虞山和元龙百尺楼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中“半世閒身刚得隐”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四时佳景更宜秋”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美景,与隐居生活相得益彰。后两句通过对木屐和帘钩的描写,展现了隐居者的闲适和自在。最后两句“倚遍曲阑人不见,断云飞鸟共悠悠”则以景结情,表达了隐居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虞山青近海东头,正对元龙百尺楼。

    • 虞山青翠,靠近海东边,正对着元龙那座百尺高楼。
    • 用“青”形容虞山,展现了山的翠绿。
    • “正对”强调了楼的位置,与虞山相对。
  2. 半世閒身刚得隐,四时佳景更宜秋。

    • 半生闲适的我刚刚得以隐居,四季的美景中,秋天更为适宜。
    • “閒身”指隐居生活,“刚得隐”表达了隐居的满足。
    • “四时佳景更宜秋”强调了秋天的美景。
  3. 屐曾蹑后犹馀齿,帘为看来懒下钩。

    • 曾经穿过的木屐,留下的齿痕还在,为了观赏景色,懒得放下帘钩。
    • “屐曾蹑后犹馀齿”通过木屐的齿痕,展现了隐居者的过往。
    • “帘为看来懒下钩”表达了隐居者的闲适和自在。
  4. 倚遍曲阑人不见,断云飞鸟共悠悠。

    • 倚遍曲折的栏杆,却不见人影,断云和飞鸟一同悠然自得。
    • “倚遍曲阑人不见”表达了隐居者的孤独。
    • “断云飞鸟共悠悠”以景结情,表达了隐居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虞山青近海东头”中的“青”比喻山的翠绿。
  • 拟人:“帘为看来懒下钩”中的“懒”拟人化,表达了隐居者的闲适。
  • 对仗:“半世閒身刚得隐,四时佳景更宜秋”中的“半世”与“四时”,“閒身”与“佳景”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描绘虞山和元龙百尺楼,以及隐居者的闲适生活,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意象分析:

  • 虞山:象征自然美景和隐居生活。
  • 元龙百尺楼:象征隐居者的居所。
  • 木屐:象征隐居者的过往。
  • 帘钩:象征隐居者的闲适和自在。
  • 断云飞鸟:象征隐居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元龙百尺楼”是指谁的居所?

    • A. 李东阳
    • B. 陈亚参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半世閒身刚得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隐居生活的厌恶
    •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C. 对隐居生活的无奈
    • D. 对隐居生活的恐惧
  3. 诗中“四时佳景更宜秋”强调了哪个季节的美景?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4. 诗中“倚遍曲阑人不见”表达了隐居者的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快乐
    • C. 悲伤
    • D. 愤怒

答案:1. B 2. B 3. C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词对比:

  • 李东阳的《见山楼题常熟陈亚参卷》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李东阳的诗更多地展现了隐居者的闲适和自在,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隐居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李东阳诗集》
  • 《明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 其十五 积翠 和建王春晚园中赏玩 秋荷十韵 题严陵钓台 走笔次韵张以道 潺湲洞 四明尊老会致语口号 其二 鹧鸪天(祝寿) 童丱须知 衾褥八篇 其八 朝中措(雪) 宣州李漕园亭三首 其三 守道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踬的词语有哪些 政议 包含违的词语有哪些 云屯雨集 隶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移形换步 闪击战 包含輈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包含撩的成语 小才大用 骄艳 人字头的字 圩埠 自我作故 四清六活 肩背相望 龍字旁的字 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