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4:55
原文展示:
高堂山兜率寺 文同 〔宋代〕 孤绝不可状,此山余旧闻。 因官多暇日,与客到深云。 门外一尘断,座中千里分。 劳生当自去,缭绕下西曛。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孤绝得无法形容,我从前就听说过。 因为做官有许多空闲日子,我与客人一起深入云雾之中。 门外断绝了一切尘嚣,座中仿佛分隔千里。 劳累的生活应当自己离去,我在夕阳下缭绕下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成就。文同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曾任翰林学士等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高堂山兜率寺游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生活的超脱。诗中通过对山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高堂山的孤绝之美,以及作者与客人在山中的体验。首句“孤绝不可状”直接点出了山的高耸与孤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因官多暇日,与客到深云”则展现了作者因官职而有的闲暇,以及他与友人共同探访山中深处的情景。诗中的“门外一尘断,座中千里分”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夸张,表达了山中环境的清幽和心境的遥远。最后两句“劳生当自去,缭绕下西曛”则透露出作者对劳累生活的厌倦,以及在夕阳下缓缓下山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心灵和谐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描绘高堂山的孤绝之美,以及作者与客人在山中的体验,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劳累生活的厌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孤绝”形容的是什么? A. 山的高耸孤立 B. 人的孤独 C. 云的深邃 D. 尘的断绝
作者为何能与客到深云? A. 因为他是官员 B. 因为他有很多空闲时间 C. 因为他喜欢探险 D. 因为他有客人陪伴
诗中的“一尘断”表达了什么? A. 环境的清幽 B. 心境的遥远 C. 尘世的厌倦 D. 云雾的深邃
诗中的“座中千里分”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