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5:15
压沙观梨
晁补之 〔宋代〕
邺城旁缺通清沟,城南之水城中流。
白沙涨陆最宜果,万梨压树当高秋。
去年花开往独晚,不见琼苞肠欲断。
隆冬骑马傍高原,却恨枯枝寒日短。
忽然变化何处来,一夜东风吹雪满。
晴川极望百亩开,三山银阙正崔嵬。
杂花不容一朵间,照眼冷艳云为堆。
堂中置酒对已好,千葩万蕊谁能绕。
暖景氤氲一片忙,蝴蝶飞来落青草。
人间浩荡看春光,岂徒田猎心发狂。
向人惨澹迫归兴,落日岘山催羽觞。
故园桃李春蹊没,惜哉拔去无奇术。
明日重寻傥可期,暴雨流阶不能出。
这首诗描绘了邺城附近的自然景色和时节变化。诗人看到城外的清沟,城南的水流,感受到白沙涨起来后非常适合种果树,万树梨花在高秋时节压弯了枝头。回想去年花开时节的迟缓,琼苞未见而心中焦虑不已。隆冬时节骑马在高原旁,恨不得枝头的枯木和寒冷的日子短些。忽然之间,天气发生了变化,一夜之间东风吹来,雪花纷飞。晴朗的河面上,百亩农田正开满了花,三座山峰如银阙般耸立。花丛中没有一朵能够独占,其冷艳的姿态显得格外耀眼。堂中摆酒,面对丰盛的美酒佳肴,千花万蕊让人眼花缭乱。温暖的春光氤氲而来,蝴蝶飞舞在青草上。人间的繁华景象令人陶醉,岂止是田猎的狂热?然而,面对他人的冷淡与无奈,落日渐沉,岘山的景色催促着酒杯的举起。故乡的桃李在春天的路上已经凋谢,叹息啊,拔去的果树再无奇特的技巧。明日再去寻觅,或许还有希望,但暴雨滂沱,无法出门。
晁补之(1055年-1128年),字允和,号朴斋,北宋时期的诗人和政治家,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作品常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压沙观梨》写于诗人回忆往昔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人情的冷暖。诗中描绘的梨花与春天的景象,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压沙观梨》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春秋时节的变化与人情冷暖。诗人在这一过程中融合了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开篇描绘邺城旁的水流与果树,显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期盼。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回忆起去年的花开,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随后的冬季骑马描写,则增添了一丝凄凉与孤独,突显了诗人在自然变化中感受到的寒冷与无情。接着,东风带来的春雪象征着新的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浓厚的情感,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结合在一起。
最后,诗人以酒会友,描绘出一幅温暖而热闹的春日场景,但又不乏对故乡与往昔的深深惆怅。这一情感的反复交织,使整首诗情感丰富而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内心感悟,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生在自然变迁中的无常与美好。
邺城旁的水流主要指什么?
诗中“白沙涨陆最宜果”意思是:
诗中提到“蝴蝶飞来落青草”主要表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