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2:32
减瘦经多难,忧伤集晚年。
吟高风过树,坐久夜凉天。
旅退惭随众,孤飞怯向前。
钓朋蓑叟在,药术衲僧传。
鬓秃趋荣路,肠焦鄙盗泉。
品徒诚有隔,推唱意何坚。
寒地殊知感,秋灯耿不眠。
从来甘默尔,自此倍怡然。
兰为官须握,蒲因学更编。
预愁摇落后,子美笑无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与忧伤。尽管经历了许多困难,时光的流逝让诗人感到惆怅。诗人吟唱时,感受到高风拂过树梢,夜晚的寒冷在长时间的坐卧中愈发明显。离开旅途的他感到羞愧,孤独地向前飞翔。诗中提到的钓鱼的朋友和传授药术的僧人,都是他对世俗生活的追求和对友谊的渴望。诗人感慨自己白发渐生,却仍在追求名利,内心焦虑不安。即使朋友之间有隔阂,彼此的赞美却依然坚定。寒冷的季节让他感受到深深的情感,秋夜的灯光照耀着他难以入眠。一直以来,他甘愿沉默,如今反而更加怡然自得。诗中提到兰花象征官职,蒲草则是知识的象征,预示着他对未来的忧虑。
郑谷(约843-893),字少游,号简斋,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受到后世推崇。
此诗写于郑谷晚年,正值他人生的转折点,面对人生的艰辛与孤独,表达了对友谊、人生意义的思考。
郑谷的《前寄左省张起居一百言寻蒙唱酬见誉过实却用》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诗中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晚年孤独的心境。每一联都透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尤其是“旅退惭随众,孤飞怯向前”,既有对社交的羞愧,也有对未来的迷茫。诗人用“寒地殊知感,秋灯耿不眠”描绘出秋夜的孤独与思考,仿佛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波澜起伏。
郑谷在诗中反映了晚唐社会的浮华与孤独,表现出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对世俗名利的反思。诗中涉及的兰花与蒲草,既象征着对官职的向往,也传达了对知识的追求,蕴含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极具抒情性,情感细腻,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感,成为了晚唐诗歌的经典之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与内心的挣扎,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渴望、对名利的追求以及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复杂与诗人的无奈。
诗中的“旅退惭随众”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寒地殊知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兰为官须握”中的兰花象征什么?
郑谷与杜甫在表达晚年孤独的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郑谷更注重对友谊的渴望,杜甫则体现了对家国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