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1:26
送进士王驾下第归蒲中(时行朝在西蜀)
作者:郑谷 〔唐代〕
失意离愁春不知,到家时是落花时。
孤单取事休言命,早晚逢人苦爱诗。
度塞风沙归路远,傍河桑柘旧居移。
应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听子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失意和离愁的感慨,春天的到来似乎与他的心情无关。回到家乡时正值落花时节,感受到孤独的他不愿再提命运,早晚碰到的人都是对诗歌苦苦追求的知音。归路在风沙中显得漫长,经过河边的桑树和柘树,旧居已经迁移。最后,他叹息自己又要去巴江,游子在路上悠悠地听着杜鹃的叫声。
郑谷,字文宝,号青山,唐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以诗作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真挚,富有时代感。
这首诗创作于郑谷在西蜀时,表现了他对朋友王驾的祝福与自己内心的失落。在经历科举失败、人生不如意之后,郑谷通过诗歌传达了对归乡的思考与情感。
《送进士王驾下第归蒲中》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归乡的祝贺,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失落和孤独。诗中“失意离愁春不知”一句中,诗人以春天的无情映射自己心中的苦闷,似乎春天的繁华与自己的困境无关。接着,诗人通过“孤单取事休言命”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孤独的感慨,强调了在失意的境遇中,内心的苦楚与对诗歌的爱好。
“度塞风沙归路远”通过对归乡路途的描绘,强调了归家的艰辛与遥远,借用自然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最后一句“游子悠悠听子规”,则以杜鹃的哀鸣作为结尾,象征着离别的悲伤与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探讨了人生中的失意与孤独,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命运的无奈。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对诗歌充满热爱,展现了人性中的坚韧与希望。
诗中提到的“子规”是指什么?
诗人对命运的态度是:
诗中“度塞风沙归路远”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