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0:1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0:12:43
我用於主人,良田无虚种。
主人不我以,我适为无用。
不知主人饥,岁卒安自奉。
由来我求人,孰与求我重。
我为主人耕作,良田上没有荒废的地方。
但主人却不使用我,我反而成了无用之人。
不知主人是否饥饿,年终我又如何自给自足?
从来我在求人,谁又能比我更重呢?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其表达的"我为主人耕作"和"我求人"反映了古代农人对主人依赖与奉献的社会背景。在古代,农民的生存常常与主人的态度和施予息息相关,表现了对生存状态的不安与对依赖关系的思考。
王令,字子权,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生活中的点滴,流露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此诗写于王令的生活艰辛之时,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以及对主人关系的复杂感情。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交织,使得王令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追问。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无奈。诗中通过对“主人”的描绘,折射出一种对社会关系的思考。诗人辛勤耕作,却不被主人重用,感到自身的无价值和失落,仿佛在问:我付出努力,最终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语句简洁,却蕴含深意。
“我适为无用”一句,展示了诗人对自己存在价值的怀疑;而“不知主人饥,岁卒安自奉”则揭示了对未来生活的不安与无助。这种情感在古代社会的背景下具有普遍性,涵盖了许多劳动者的心声。整首诗在情感上引人共鸣,既有对现状的深刻反思,又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渴望与希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劳动者命运的思考,反映了在社会关系中,辛勤付出与回报之间的矛盾。诗人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传达出对存在价值的探讨。
诗中“良田无虚种”是什么意思?
A. 田地没有荒废
B. 田地很贫瘠
C. 田地被占用
诗人对主人有何感受?
A. 感到被重用
B. 感到无用
C. 感到快乐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劳动的价值
B. 对自然的描绘
C. 对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