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苛政猛于虎》

时间: 2025-05-04 00:23:52

诗句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

”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3:52

原文展示:

《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白话文翻译:

孔子在泰山旁边经过时,看到一个妇人在墓地哭泣,便停下来听她的哀号。于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去问她,为什么她哭得如此悲伤。她回答说:“我舅舅死于老虎,我丈夫又死于老虎,如今我的儿子又死了。”孔子问她:“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她回答:“因为这里的苛政让我无法离开。”孔子说:“你要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可怕。”

注释:

  • 苛政:指的是严酷的政治统治,施加过重的税负和刑罚。
  • 猛于虎:比老虎还要凶猛,形容苛政的残酷。
  • 夫子:孔子的尊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苛政猛于虎》并无具体作者,出自《礼记》的《檀弓》部分,反映了先秦时期对政治统治及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产生于对社会动荡和苛刻统治的反思,体现了民众对统治者施政的深切关心与对生存环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苛政猛于虎》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刻揭示了政治统治的残酷性。孔子在路过泰山时,听到了一个妇人的哭声,这一幕不仅引起了他的关注,也勾起了对人间疾苦的思考。妇人因家中接连遭遇不幸,归根结底是因为苛政的压迫。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让人感受到苛政的可怕,与老虎的凶猛并列,强调了统治者的责任与人民的苦难。

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控诉,也是对统治者的警醒。孔子认为,苛政的危害远超野兽的威胁,暗示了人类社会中,治理之道应以仁政为主,而非暴政。妇人悲惨的遭遇,折射出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与挣扎,进而引发我们对当代政治的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孔子过泰山侧:描绘了孔子经过泰山的情景,设置了故事背景。
  •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引入了妇人悲伤的情节,营造出悲悯的氛围。
  • 而曰然:妇人确认自己因接连失去亲人而悲哀,情感真实。
  • 何为不去也?:孔子关心妇人的处境,体现了其仁爱之心。
  • 无苛政:妇人的回答揭示了生存的困境。
  • 苛政猛于虎也:总结性的话,警醒世人,强调政治暴力的危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苛政比作猛虎,形象生动,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对比:将人间的痛苦与老虎的凶猛进行对比,强化了苛政的严重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强调了政治治理的重要性,反映了民众对苛政的痛苦和对仁政的渴望,提醒人们重视社会公正与民生福祉。

意象分析:

  • :象征凶猛与威胁,代表着外在的暴力。
  • 哭声:代表着无助与悲伤,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孔子在泰山旁边遇到的妇人因为什么哭泣?

    • A. 失去丈夫
    • B. 失去儿子
    • C. 失去舅舅
    • D. 以上皆是
  2. 填空题:孔子说:“苛政猛于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苛政”是指温和的统治方式。(对/错)

答案:

  1.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苛政猛于虎》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对社会动乱的关注,杜甫更多地表现了个人在国家动乱中的无奈与悲哀,而此诗则侧重于对苛政的批判与警醒,体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礼记》注释本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相关历史文化研究著作

相关查询

题章正字道正新居(孝标) 上翰林李舍人 上翰林蒋防舍人 送僧游温州 酬李处士见赠 送崔拾遗赴阙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 自述 哭胡遇 寄刘少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低银 沁人肺腑 二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画虎类狗 牙字旁的字 衣被群生 鼾声 酉字旁的字 积晦 包含套的词语有哪些 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张甲李乙 几字旁的字 简少 飞鸿冥冥 杀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