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四月之初风雨凄冷如穷秋兀坐不夜堂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12:31:08

诗句

风雨四月初,正作穷秋寒。

朱明方更候,阴沴时相干。

阴阳天自便,寒暑无必然。

玄冥与祝融,政事谁得专。

江乡累岁饥,一饱望今年。

不知谁不仁,探喉夺其餐。

柯山穷老人,方暑愁衣单。

似闻林笋立,矗矗戈戟攒。

但知饮美酒,折取共朝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1:08

原文展示:

风雨四月初,正作穷秋寒。朱明方更候,阴沴时相干。阴阳天自便,寒暑无必然。玄冥与祝融,政事谁得专。江乡累岁饥,一饱望今年。不知谁不仁,探喉夺其餐。柯山穷老人,方暑愁衣单。似闻林笋立,矗矗戈戟攒。但知饮美酒,折取共朝盘。

白话文翻译:

四月初的风雨带来了如同深秋般的寒冷。正当阳光明媚的季节,阴冷之气却时常干扰。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是天意,寒暑交替并非必然。玄冥和祝融的职责,谁能独断专行?江南地区连年饥荒,今年只盼能有一顿饱饭。不知是谁如此不仁,竟要从人们喉咙中夺走食物。柯山的贫困老人,即使在暑热中也担忧衣衫单薄。仿佛听到林中的竹笋挺立,像密集的戈戟一样。只知道享受美酒,折取竹笋共进早餐。

注释:

  • 朱明:指夏季。
  • 阴沴:阴气过盛,不正常的气候。
  • 玄冥:古代神话中的冬神。
  •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 江乡:指江南地区。
  • 柯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方。
  • 矗矗:高耸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四月初,诗人感受到风雨带来的异常寒冷,联想到了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和社会的不公,表达了对连年饥荒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四月初风雨带来的异常寒冷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阴阳变化的深刻感受。诗中“朱明方更候,阴沴时相干”一句,既表达了季节交替的异常,也隐喻了社会的不公和混乱。诗人通过对“玄冥与祝融”的提及,暗示了自然界和政治领域的不可预测和混乱。后文通过对江南连年饥荒的描述,以及对贫困老人的同情,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社会批判意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雨四月初,正作穷秋寒。”:四月初本应是春暖花开之时,却风雨交加,带来了深秋般的寒冷。
  • “朱明方更候,阴沴时相干。”:正当夏季应该到来的时候,阴冷之气却时常干扰。
  • “阴阳天自便,寒暑无必然。”: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是天意,寒暑交替并非必然。
  • “玄冥与祝融,政事谁得专。”:玄冥和祝融的职责,谁能独断专行?这里隐喻政治的混乱。
  • “江乡累岁饥,一饱望今年。”:江南地区连年饥荒,今年只盼能有一顿饱饭。
  • “不知谁不仁,探喉夺其餐。”:不知是谁如此不仁,竟要从人们喉咙中夺走食物。
  • “柯山穷老人,方暑愁衣单。”:柯山的贫困老人,即使在暑热中也担忧衣衫单薄。
  • “似闻林笋立,矗矗戈戟攒。”:仿佛听到林中的竹笋挺立,像密集的戈戟一样。
  • “但知饮美酒,折取共朝盘。”:只知道享受美酒,折取竹笋共进早餐。

修辞手法:

  • 比喻:“似闻林笋立,矗矗戈戟攒。”将竹笋比作戈戟,形象生动。
  • 拟人:“阴阳天自便,寒暑无必然。”将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拟人化,赋予其自主性。
  • 对仗:“朱明方更候,阴沴时相干。”句式工整,对仗严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异常气候的描写,隐喻了社会的混乱和不公,表达了对连年饥荒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意象分析:

  • 风雨:象征着自然界的异常和不可预测。
  • 朱明、阴沴:分别代表夏季和异常的阴冷气候,隐喻社会的正常秩序和混乱。
  • 玄冥、祝融:分别代表冬神和火神,暗示自然界和政治领域的不可预测和混乱。
  • 江乡、柯山:具体的地名,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感。
  • 林笋:象征着生机和希望,但也隐喻了社会的紧张和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明”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阴沴”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阳光明媚 B. 阴冷气候 C. 温暖气候 D. 风雨交加
  3. 诗中提到的“玄冥”和“祝融”分别是什么神? A. 水神和火神 B. 冬神和火神 C. 春神和秋神 D. 夏神和冬神
  4. 诗中“江乡累岁饥”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A. 丰收 B. 饥荒 C. 战争 D. 和平

答案:1. B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秋怀二首》: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四月之初风雨凄冷如穷秋兀坐不夜堂二首 其二》与黄庭坚的《秋怀二首》: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但张耒的诗更加直接和具体,而黄庭坚的诗则更加含蓄和抽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王倅成老挽诗二首 其一 野次遇雨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用十梅韵答冯簿 其四 新晴出溪上因访王伯明詹望之 用前韵答黄一翁五首 其二 郊祀庆成诗 和王文州咏雪韵 再和林宝文三绝 述怀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赴死如归 卜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露囤 攘攘熙熙 生字旁的字 敬酒不吃吃罚酒 匸字旁的字 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募股 水火不投 以耳代目 童心未泯 遐祚 背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