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古意三首》

时间: 2025-08-05 03:21:53

诗句

橘犀如半月,何日是圆时。

如何一种味,却有两人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3:21:53

原文展示:

橘犀如半月,何日是圆时。如何一种味,却有两人知。

白话文翻译:

像半月形的橘子和犀牛角,何时才能变得圆满?为何同一种味道,却只有两个人知道。

注释:

字词注释:

  • 橘犀:指橘子和犀牛角,这里比喻形状或状态。
  • 半月:半圆形的月亮,比喻不完整或未圆满。
  • 圆时:指事物达到圆满或完整的状态。
  • 一种味:指同一种感觉或体验。
  • 两人知:只有两个人知道或理解。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通过橘犀和半月的比喻,可能隐含了对完美或圆满状态的向往,以及对某种独特体验或理解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对某种理想状态的追求,以及对独特体验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对某种理想或愿望的追求中,感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对某种独特体验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橘犀如半月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圆满状态的向往。橘子和犀牛角都是不完整或未圆满的象征,而“何日是圆时”则流露出对完美时刻的渴望。后两句“如何一种味,却有两人知”则揭示了某种独特体验的珍贵,这种体验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和分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独特体验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橘犀如半月”:通过橘子和犀牛角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不完整或未圆满的状态。
  • “何日是圆时”:表达了对圆满或完美状态的渴望和期待。
  • “如何一种味”:指某种独特的感觉或体验。
  • “却有两人知”:强调这种体验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和分享。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橘犀和半月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不完整或未圆满的状态。
  • 设问:通过“何日是圆时”的设问,增强了表达的深度和情感的强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圆满状态的向往和对独特体验的珍视。通过橘犀和半月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完美时刻的渴望,以及对某种独特体验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橘犀:不完整或未圆满的象征。
  • 半月:不完整或未圆满的象征。
  • 圆时:圆满或完美的象征。
  • 一种味:独特体验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橘犀”比喻什么? A. 圆满状态 B. 不完整状态 C. 独特体验 答案:B

  2. 诗中的“何日是圆时”表达了什么? A. 对现实的接受 B. 对圆满状态的渴望 C. 对独特体验的珍视 答案:B

  3. 诗中的“一种味”指的是什么? A. 独特体验 B. 圆满状态 C. 不完整状态 答案:A

  4. 诗中的“两人知”强调了什么? A. 独特体验的普遍性 B. 独特体验的珍贵性 C. 圆满状态的普遍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对圆满状态的向往。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表达了对独特体验的珍视。

诗词对比:

  • 张耒《古意三首》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者都表达了对圆满状态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强调独特体验的珍贵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与张耒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查询

秋怨 渡汝水向太和山 答张諲、刘方平兼呈贺兰广 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 赋得郢路悲猿 秋夜寄所思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适荆州途次南阳赠何明府 曾东游以诗寄之 寄刘方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罪恶昭著 移山填海 包含晏的词语有哪些 齿字旁的字 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妇姑勃豨 悦心娱目 阮瑀 包含戚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径畛 贸乱 小字头的字 磨室 昊天 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皿字底的字 铄懿渊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