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11 07:1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7:16:44
片玉篇
作者: 钱起
至宝未为代所奇,韫灵示璞荆山陲。
独使虹光天子识,不将清韵世人知。
世人所贵惟燕石,美玉对之成瓦砾。
空山埋照凡几年,古色苍痕宛自然。
重溪幂幂暗云树,一片荧荧光石泉。
美人之鉴明且彻,玉指提携叹奇绝。
试劳香袖拂莓苔,不觉清心皎冰雪。
连城美价幸逢时,命代良工岂见遗。
试作珪璋礼天地,何如瓀在阶墀。
这件珍贵的宝物并没有在当世引起奇特的关注,只有它的灵性在荆山的山脚下显露出来。
唯有那道虹光让天子识得它的珍贵,世人却不知它的清韵。
世人所珍重的只是燕石,而美玉在它们面前就像瓦砾一般。
空山里埋藏着光辉已有多少年,古老的色泽和苍老的痕迹宛然自然。
重溪在浓密的云树之间蜿蜒流淌,泉水中闪烁着一片荧光。
美人的镜子明亮而通透,玉指提起它时叹为观止。
试着用香袖轻拂那莓苔,竟然让人不觉心清如冰雪。
连城的美价幸好赶上时光,命中注定的良工又怎会被遗弃?
如果试着用它来祭拜天地,怎能比那璀璨的玉石在阶前更为辉煌?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以其温婉细腻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常常融入哲思。
《片玉篇》写于唐代,正值唐朝盛世,文人雅士对美玉的珍视与推崇成为社会风尚。诗人通过描写玉的珍贵,反映了当时对艺术与美的追求。
《片玉篇》是一首以玉为主题的诗,诗中以玉的珍贵和世人的无知对比,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开头几句以“至宝”引出,接着描绘了玉的灵性与光辉,强调只有天子能识得其珍贵,而普通人却难以领悟。诗人通过对比燕石与美玉的价值,揭示了世人对美的认知的局限性。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空山与溪流的自然景象,与玉的光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诗人寄情于美玉,表现出对美的执着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平仄等技巧,韵律和谐,读来如行云流水,令人陶醉。
整首诗通过描写美玉的珍贵与世俗的无知,揭示了对美的追求与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钱起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燕石”象征什么?
诗中所称的“美人之鉴”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