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0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00:24
奇逸多闻老敬通,何人慷慨解怜翁。
十年簿领催衰白,一笑江山发醉红。
闻道赋诗临北固,未应举扇向西风。
叩头莫唤无家客,归扫岷峨一亩宫。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与关心。老敬通,才华横溢,博学多闻;谁能像他一样,慷慨解忧,令人感到怜惜。十年来我在官场上奔波,鬓发渐渐变白,而每当我看到江山美景时,心中便会感到一阵陶醉。听说你在北固山赋诗,我却不应该在西风中轻举扇子。请不要叫我这位无家可归的客人,我只想回到岷峨,打理一亩自留地。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作品广泛反映了个人生活及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渴望回归田园的心情。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老友的回忆和自己的感受,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首句“奇逸多闻老敬通”便引出了对老友的赞美,显示出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白发与醉红的江山,展现了他在官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里的“醉红”可谓是对生命美好时光的感悟与珍惜。
“闻道赋诗临北固”一句,描绘了老友的才华与诗情,暗示作者虽身处困境,但心中仍有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最后两句则带有浓厚的归隐情怀,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友谊、人生哲思与自然美景,展示了苏轼深邃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技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田园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心灵的追求与生活的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奇逸多闻”指的是:
A. 平庸无能
B. 博学多闻
C. 贫穷潦倒
诗中提到的“白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官场的疲惫
C. 快乐
“叩头莫唤无家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归隐的向往
B. 对友人的感激
C. 对官场的留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对比,苏轼的这首诗更偏向于对友谊的描绘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洒脱。两者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深入理解《次韵林子中蒜山亭见寄》这一诗作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