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3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32:12
送李右丞分司
作者: 罗隐
分漕得洛川,谠议更昭然。
在省曾批敕,中台肯避权。
所悲时渐薄,共贺道由全。
卖与清平代,相兼直几钱。
这首诗表达了对李右丞调任洛川的祝贺,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政治环境的忧虑。诗人感慨,虽然李右丞在官场上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但在权力的游戏中,真正的清白和明理已愈发稀薄。对比清平时期的政治清明,今天的权权交易似乎只值几文钱。
罗隐(833年-909年),字惟明,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罗隐的诗风以沉郁顿挫著称,擅长写政治、社会问题,常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写于唐代晚期,正值唐朝衰落,政局动荡,诗人在此时写下此诗,既是对李右丞的祝贺,也是对当时政治现状的反思与感慨。
罗隐的《送李右丞分司》是一首表面上祝贺朋友升迁的诗,实则蕴含了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从诗的开头“分漕得洛川”可以看出,诗人对李右丞的调任表示祝贺,然而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语气转为沉重,提到“谠议更昭然”,暗示了在权力游戏中,真正的公正和真理逐渐被抹杀。诗人提到“在省曾批敕”,说明李右丞在官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也在提醒他要保持清明,避免被权力所左右。
诗中“所悲时渐薄”一句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当今政治环境的忧虑,认为清明的政治在逐渐消失。最后一句“卖与清平代,相兼直几钱”,将理想的清明与现实的腐败对比,透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悲哀。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层层递进,从祝贺到忧虑,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社会的深切关怀,艺术上体现了唐诗的精炼与深邃。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祝贺李右丞的升迁,反映出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忧虑,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李右丞被调任到哪个地方?
“所悲时渐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清平代”指的是?
罗隐的《送李右丞分司》与杜甫的《登高》同样展现了对时局的忧虑,但罗隐更关注于政治清明的理想,而杜甫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两首诗都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关注,值得深入思考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