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柳》

时间: 2025-04-26 01:30:47

诗句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0:47

原文展示:


灞岸晴来送别频,
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
争解垂丝绊路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丽场景,诗人在灞河岸边送别朋友,频繁而又依依不舍。两人相互依偎,感受到春天的浓烈情感。即使是自家飘散的柳絮也显得如此无定,难以安放,它们为何要垂下丝条,拦住路人呢?

注释:

  • 灞岸:指的是灞河的岸边,灞河是长安附近的一条河流。
  • 送别:送行,指送别朋友或亲人。
  • 相偎相倚:两人紧密依偎,形容亲密无间的情感。
  • 飞絮:指的是飘落的柳絮,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垂丝:柳树的枝条垂下,形象生动。
  • 路人:过路的人,引申为生活中的他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飞絮”,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离别和无常。柳树作为春天的代表,常用来表达离别的伤感和生命的短暂;而“相偎相倚”则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和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隐,唐代诗人,字季常,号孤雁,生于755年,卒于816年。罗隐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的送别场景,正值柳絮飞扬的时节,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离别情感,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柳》以鲜明的春天意象为背景,透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春日美好的向往。开篇的“灞岸晴来送别频”便将读者置于一个温暖的春日里,伴随清风与阳光,显得格外亲切。而“相偎相倚不胜春”的描写,不仅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也暗示了春天的温柔与缠绵。

在后两句中,柳絮的“无定”和“垂丝”的意象引发了更深层的思考。柳絮在春风中飘荡,象征着离别的无常和人生的变幻。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结合,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又隐含了对离别的感慨。这种情感交织使整个诗篇不仅有着自然的美感,更富有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灞岸晴来送别频:在晴朗的灞河岸边,频繁地送别朋友,暗示着离别的不断。
    • 相偎相倚不胜春:两人依偎在一起,感受春天的温暖,展现出深厚的友情。
    • 自家飞絮犹无定:自家的柳絮在春风中飘荡,不知所向,象征着离别的不确定性。
    • 争解垂丝绊路人:柳絮在路上缠绕着过路的人,象征着离别的牵绊和人生的羁绊。
  • 修辞手法

    • 比喻:飞絮比喻离别和无常。
    • 拟人:柳絮似乎有意地“缠绊”路人,赋予了自然物以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日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及对离别的惆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意象分析:

  • :象征春天与离别,体现生机与柔情。
  • 飞絮:代表离别的无常与飘忽不定的情感。
  • 路人:体现生活中与他人关系的交集和羁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灞岸”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安附近的河岸
    • B. 京城的街道
    • C. 南方的湖边
    • D. 西北的山脉
  2. “相偎相倚”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离别的悲伤
    • B. 亲密的友情
    • C. 孤独的感受
    • D. 对春天的向往
  3. 诗中提到的“飞絮”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离别的无常
    • C. 自然的美丽
    • D. 人生的希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罗隐的《柳》以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著称,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关注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命运,二者在主题和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诗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3. 《诗经与汉乐府研究》

相关查询

天净沙·秋思 效崔国辅体四首 五更 桃林场客舍之前有池半亩木槿栉比阏水遮山…五言八韵 寄京城亲友二首 驿步(癸酉年在南安县) 湖南绝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见惠感事伤怀因成四韵 重游曲江 遥见 寄隐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破涕成笑 香弓 坌鸟先飞 鼎字旁的字 雨篷 耒字旁的字 磊落飒爽 乚字旁的字 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老总 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包含箧的词语有哪些 佚女 粳粮 杜门屏迹 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旒的词语有哪些 一应俱全 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