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0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04:54
石城蓑笠阻心期,落尽山花有所思。
羸马二年蓬转后,故人何处月明时。
风催晓雁看看别,雨胁秋蝇渐渐痴。
禅智阑干市桥酒,纵然相见只相悲。
石城的蓑衣和斗笠阻隔了我对你心中的期盼,山花落尽,我心中依然有些思念。羸弱的马儿经过两年的辗转,故人如今身处何方,何时能在月明之时相见?清晨的寒雁在风中催促着离别,秋雨中飞舞的苍蝇逐渐变得迟钝。即使在市桥上与禅智相聚,举杯畅饮,但纵然相见,心中却只剩下悲伤。
罗隐(833年-909年),唐代诗人,字希声,号雪窗,晚号醉吟,浙江人。罗隐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唐代中期,诗人因生活艰辛而思念故人,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相聚的渴望。
《寄韦赡》是一首抒情诗,透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感伤之情。诗中以“石城蓑笠”开篇,暗示了诗人被生活的重担所束缚,内心的期盼与现实的隔阂形成鲜明对比。随着“落尽山花有所思”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思绪化为对友人的思念,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羸马二年蓬转后,故人何处月明时”通过羸弱的马匹象征着艰难的旅程,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对故人的无尽思念。接下来的“风催晓雁看看别,雨胁秋蝇渐渐痴”则是对离别的感受加深,描绘了清晨寒雁的凄凉与秋雨的萧瑟,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使得离别的悲伤愈加深刻。
最后两句“禅智阑干市桥酒,纵然相见只相悲”,即使在与友人相聚的酒宴中,心中却充满了悲伤。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又无奈的情感,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羸马”象征什么?
A. 精力充沛的马
B. 旅途艰辛的象征
C. 奔腾的马
诗人的情感主要是?
A. 欢喜
B. 思念与忧伤
C. 愤怒
“风催晓雁看看别”中,“晓雁”代表了什么?
A. 亲密的朋友
B. 离别与思念
C. 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