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陇上逢江南故人》

时间: 2025-04-29 13:21:32

诗句

三声戍角边城暮,万里乡心塞草春。

莫学少年轻远别,陇关西少向东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1:32

原文展示:

陇上逢江南故人
三声戍角边城暮,
万里乡心塞草春。
莫学少年轻远别,
陇关西少向东人。

白话文翻译:

在陇山上遇见了江南的老朋友,
边城的黄昏传来三声哨角,
万里乡愁在春天的草地上愈加沉重。
不要学年轻人轻易地远行别离,
陇关的西边少有人向东去。

注释:

  • 戍角:军事哨角,指边境守卫的角声。
  • 边城:指边防的城市。
  • 乡心:思乡之情。
  • 塞草春:草长莺飞的春天,形容春天的景象。
  • 陇关:指陇山的关口。
  • 向东人:向东去的人,暗指别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边疆,反映了诗人与老友重逢的喜悦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情感真挚,表现出对年轻人轻率离别的劝诫,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陇上逢江南故人》是一首饱含思乡情和友谊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边城暮色的描绘,勾勒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开头的“三声戍角”不仅设定了时间和地点,更引发出诗人心中的乡愁。边城的哨音响起,仿佛在提醒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仿佛在诉说着战士的孤独与守望。

接下来的“万里乡心塞草春”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春天的草地本是生机勃勃,但诗人却在这里感受到的却是沉重的乡愁,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后两句则通过劝诫年轻人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思考与反省。诗人用“莫学少年轻远别”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别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令人动容的思乡情怀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声戍角边城暮:边城的傍晚,哨角声声,传递出一种孤独和警惕的气氛。
  • 万里乡心塞草春:虽是春天,但诗人却因思乡而感到心塞,表现出对故乡的强烈怀念。
  • 莫学少年轻远别:劝诫年轻人不要轻易选择离别,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陇关西少向东人:陇关的西边很少有向东而去的人,反映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不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有对称结构,如“戍角边城”和“乡心塞草”。
  • 隐喻:乡心和春草的结合,暗示了思乡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反差。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诗人通过与友人的重逢,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情的复杂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戍角:代表边防、守卫,象征孤独与守望。
  • 乡心:思乡之情,承载了对故乡的眷恋。
  • 塞草春:春天的草地,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却因思念而显得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戍角”指的是什么?
    A. 角声 B. 战士 C. 边城 D. 春天

  2. 诗人劝诫年轻人不要做什么?
    A. 远行别离 B. 读书 C. 交朋友 D. 写诗

  3. “万里乡心塞草春”中,诗人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崔涂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思乡情,而王维则通过送别表现友情。两首诗都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兴 园中杂书四首 其一 月色 龙井山主送腊梅 靧栉 刘子履少卿挽辞二首 其一 张户部惠山杨梅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题画二首 其一 岁旦立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天有不测风云 惊笑 用字旁的字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旡字旁的字 吁天呼地 禾字旁的字 众家 买爵贩官 毛字旁的字 功烈震主 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破窗效应 田字旁的字 战多 不可救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