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渡江第十》

时间: 2025-05-01 07:59:09

诗句

济江元自阔,轻舟下吴会。

南纪改波澜,吾将罪真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59:09

原文展示

济江元自阔,轻舟下吴会。
南纪改波澜,吾将罪真宰。

白话文翻译

这条江本来就很宽广,轻舟顺流而下,驶向吴地。南方的风浪已经平息,我将要把真正的责任归咎于那些统治者。

注释

字词注释:

  • 济江:指宽广的江河。
  • 吴会:指古代吴国的地区,今江苏一带。
  • 南纪:指南方的纪元或历史,可能指南方的风波。
  • 罪真宰:指将真正的责任归咎于统治者。

典故解析:

“吴会”是对古代吴国的地理指称,吴国在春秋时期是著名的诸侯国,尤其以其文化和水路交通闻名。诗中提到的“南纪”可能隐喻南方的动荡与政治风云,映射了当时南方的社会状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孟氏,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诗人和政治家。他是南宋最后的抗元英雄,以忠诚和勇敢著称。文天祥在宋元之际,积极参与抗战,并以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侵略者的愤怒。

创作背景:

《渡江第十》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危机四伏,外有蒙古的侵略,内有政治腐败。文天祥以诗歌为武器,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

诗歌鉴赏

《渡江第十》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描绘了宽广的江河和轻舟顺流而下的情景,意在表达一种从容而坚定的态度。诗的开头“济江元自阔”,展现出一种浩瀚与辽阔的景象,仿佛预示着历史的沉重与广阔。接着“轻舟下吴会”,使人联想到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渺小和无奈,然而背负着家国情怀的文天祥并不打算沉默,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南纪”。这一转折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暗含对未来的期望。

最后一句“吾将罪真宰”更是揭示了诗人对当权者的控诉与不满,文天祥以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作为文人对时局的敏锐观察与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江河景象,更蕴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腐败统治的控诉,以及对未来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济江元自阔:开篇描绘江河的宽广,象征历史的深远和社会的动荡。
  2. 轻舟下吴会:轻舟象征着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指向吴地的归属感与历史承载。
  3. 南纪改波澜:南方的风浪已经平息,暗示动荡过后对安定的渴望。
  4. 吾将罪真宰: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控诉,将责任归咎于他们,展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

修辞手法:

  • 比喻:“轻舟”比喻个人,在历史的大潮中显得渺小无力。
  • 对仗:前两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豪情与坚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河:象征历史的深远与流动。
  • 轻舟:象征个人的脆弱与无奈,承载着对家国的希望。
  • 波澜:象征社会动荡与政治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会”指的是哪个古国?

    • A. 魏国
    • B. 吴国
    • C. 楚国
  2. 诗人将真正的责任归咎于谁?

    • A. 自己
    • B. 统治者
    • C. 自然
  3. “轻舟下吴会”中的“轻舟”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个人的脆弱
    • C. 武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陸游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渡江第十》 vs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文天祥更加直接揭示了对统治者的控诉,而陆游则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士人的无奈与抗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天祥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兰草二首 其二 咏兰草二首 其一 句 其二 赠陈执中 屈大夫宅 送柚岑出游俄国,兼寄傅茂原库部陈卿水部二首 其二 送柚岑出游俄国,兼寄傅茂原库部陈卿水部二首 其一 重登君山偶成四律以博同游诸子一粲 其四 重登君山偶成四律以博同游诸子一粲 其三 重登君山偶成四律以博同游诸子一粲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悄无声息 而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自馁 狱货非宝 文业砚田 矢字旁的字 鸮心鸝舌 投工 但愿如此 穷泰极侈 克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至信辟金 飘然若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